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把热爱劳动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灵 青科大大数据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 鲁东大学爱心书屋开展赠书活动 枣庄峄城区阴平镇学校争创节约型校园 春来家乡美 济南市友谊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日照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开展环保研学 济南槐荫区西堡小学学生赴聊城研学 以深度教改培育核心素养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以深度教改培育核心素养

——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改显成效

□ 本报通讯员 韩勇

近年来,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可谓荣誉连连:连续3年被市教体局表彰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小学部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的教师团队在全市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初中部多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先后在该校召开。这是该校“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 ”概念后,该校便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型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为转变教师思想,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经过培训,全体教师达成以下共识: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学校通过论坛、征文、专家报告、交流互动、参与体验、建构生成等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了解“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升华了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即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它既不是单一的知识、能力、态度,也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与情境间的互动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该校的课堂教学迅速以核心素养为圆心展开。围绕课堂“教什么 ”“学什么 ”“测什么”以及“怎么教”“怎么学”“怎么测”等问题,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为了实现由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应试教育”向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建构起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切实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合的课堂。

课程整合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每门学科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该校依托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学科特质、课程魅力,深入研究各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在彰显学科特质和魅力的同时走向综合,走向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堂评价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助推器。在评价方式上,该校立足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生活。其间,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能够给予适时、适度的点拨,使学生在“和易以思”的愉快状态中历练能力、砥砺智慧、形成素养。

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该校从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入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大胆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培育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立场和生活情境的,这样的教学也必然是充满活力的。为此,该校启迪学生的心智,构建以“问”为特征的“活力课堂”。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地问、大胆地问,多方求教,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

为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该校将学生的“学”细化为5个实施要素:自主探究、分享互助、优化练习、总结梳理、多元评价。这5个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串联模式,而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在一堂课上,这5个要素也是可以根据需要交叉运用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砥砺学生的学习智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该校关注学生当下的课堂生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放飞学生的天性,搭建活动平台。学校改“静听式学习”为“参与式学习”,变单一性的活动为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在高涨的情绪中,通过探究、发现、表达、操作等,体验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课堂中的活动立足于学生,着眼于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丰富学生和谐的学习生活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为目标。比如,学校抓住“安丘大姜”这一资源优势,自去年3月起,开展“一姜知安丘”“田园+校园”科技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多个社团,开设了科技实践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校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发展,优化了教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