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讲好思政课 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预防儿童近视从少糖饮食开始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 广东建立覆盖全学阶生均拨款制 武汉:严禁高中提前预录或承诺就读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少儿“全体缺觉” “文凭通胀”困扰美国社会 北京:学区须安排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入学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海外采风】

“文凭通胀”困扰美国社会

□ 吴姝

近日,美国50位名流因涉嫌高考欺诈遭集体起诉,引发全世界舆论关注。

美国大学教育的现状是,文凭正面临不断“通胀”——即大学文凭越来越不值钱。因此,美国的家长们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违法也要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美国传统上无须大学文凭的一些中等技术岗位,如今把大学学位设为最低门槛。这种“文凭通胀”现象,不仅让劳动力市场更加萎靡,也让美国人不断地接受过度教育,甚至有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高中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纽约时报》讲述了历史系毕业生威廉·克莱因的故事。克莱因在纽约州立大学布鲁克波特学院取得历史学学士学位,但他不得不回到纽约州西部小城布法罗的家中生活,做着一份时薪只有7.25美元、高中生就能胜任的服务生工作。本科毕业的克莱因之所以当服务生,是因为其他好工作都需要更高的学历。比如辅导中心的老师或介绍历史古迹的导游,都需要硕士学位。

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克莱因最后选择在罗格斯大学攻读犹太研究的硕士。虽然他梦想着当一名公务员,但事实上他也不清楚这个硕士学位会把自己带往何方。在美国,对每个人来说,面对“文凭贬值”,最好的回应是获得更多的教育。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40年前率先提出了“文凭通胀”的概念。他把学位比作体现社会地位的货币,但现在用来交换的工作职位却在不断减少,由此产生了“文凭贬值”问题,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困扰着美国社会。

哈佛大学商学院、咨询公司埃森哲和青年就业促进机构“生活梯度”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国,一些无须大学文凭的中等技术岗位把大学学位设为最低门槛,这让美国劳动力市场更加萎靡。一方面,这些中等技术岗位上没有大学文凭的老员工可能失业;另一方面,新雇佣的大学毕业生既很难找到、也很难留住。

人口资料显示,33.4%的25岁及以上美国人拥有四年制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但对于三分之二没有学士学位的美国人来说,这也意味着“文凭通胀”限制了他们获得体面生活的机会。

文凭成一些大学的“摇钱树”

“文凭通胀”不仅打碎了三分之二没有大学文凭者的美国梦,也让另一部分高学历者忧心忡忡。当学校生产的文凭越来越多,高级工作岗位越来越少的时候,“文凭通胀”的矛盾就愈演愈烈。为此,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深造的方式来获得更高学位,并以此获得更好的工作。

据报道,硕士已成为美国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学位。2009年,美国大学“生产”了65.7万个硕士学位,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两倍。2015年的硕士学位和上世纪60年代的学士学位一样普遍。其中,专业科学硕士在21世纪崛起,它们将特定工作与商业技能相融合。例如,历史专业硕士会在博物馆工作,艺术专业硕士能够管理画廊。过去屈指可数的专业科学硕士,如今在全美有239个,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批评者认为,如今整个美国社会都在孜孜不倦地培养“过度教育的美国人”,受益者是雇主和大学。雇主乐意雇佣接受过更多训练的人,毕竟不是他们出学费;大学也乐意生产更多硕士学位。俄亥俄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韦德尔说:“我们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例如在我们学院,金融和经济学的硕士就是一棵‘摇钱树’。”

(摘自2019年3月18日《文汇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