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一校一院士 牵手伴成长
本报讯(记者 孙军)“快看,这种纳米纤维膜可以用于制造伤口止血辅料、防霾口罩等,比普通材料的透气性要好。”近日,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产业加速器”实验室中,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和青岛广水路小学学生一起做纳米实验,让小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院士的榜样力量。
中小学生能与院士“面对面”做实验、交朋友,缘于该区打造的“青岛国际院士港”产业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吸引108名中外院士入驻,其中外籍院士占85%。已有32个院士项目投入运营,13个项目产出42种产品,培育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院士的入驻带来了珍贵的教育资源,该区教体局借助“院士港”的优势,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教育实践活动,在“院士港”挂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院士实验室参观学习,并邀请院士及团队成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学生讲科技、做实验。
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走进“院士港”见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并参与了袁隆平领衔的海水稻首次收割测产。“很激动!很难忘!”回想起和袁隆平见面的时刻,该校12岁的学生管延泽一脸兴奋,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在盐碱地这种不毛之地种出颗粒饱满的海水稻,还能实现大丰收,袁隆平爷爷真了不起。”他说。
今年4月,枣山小学学生再次见到了“老朋友”帕克院士。帕克是国际材料学领域公认的发泡技术专家,人称“发泡帝”。从2017年起,帕克与枣山小学牵手,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课堂上,帕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学生介绍发泡技术及其应用、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等。学生陈政声近距离接触到了仰慕已久的科学家后,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院士伯伯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和团结协作是成功的关键。我要以院士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校一院士”活动也带动了全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广水路小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小纳米大智慧》校本课程,是学校与西拉姆院士团队合作编写的。课程覆盖全校中高年级,并配备了专业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了解纳米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校一院士”活动使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广水路小学学生家长窦嫣洁说:“能与院士一起做实验,我替孩子感到高兴,同时感觉到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在,他对科技知识的兴趣浓厚,课余时间经常读这方面的书、做一些小实验。”
“‘一校一院士’活动是对‘有形’教育资源的盘活与价值提升,能在学生心中埋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使其从小立志为国家科技发展作贡献。活动将进一步推开,为全区46所中小学近5万名学生创造和院士牵手的机会,让科技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头脑中。”该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