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用来“习”的,不是用来“学”的
暑假来临,让孩子过一个丰富多彩、价值倍增的假期,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期盼。然而,近年来,孩子们的节假日大都被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和特长班占据。他们平时在学校里学,节假日换个地方还是学。笔者认为,假期是用来“习”的,不是用来“学”的。
“学习”是“学”和“习”的组合。“学”是通过效法、模仿达到“觉”和“悟”的目的,是从“未知未能”中实现“求知求能”的过程。而“习”是通过温习、复习、实验、应用达到对“已知已能”的熟练巩固,并将其转化为能力、习惯的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却忽视了孩子心性的养成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中学不致用、高分低能等问题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是教育脱离了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成功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知识,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获得。我国的学校教育通常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学生尽管学得很多,但学到的知识大都不会用。学校往往传授有余,但实践不足。缺乏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影响了孩子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因隐性知识的缺乏影响了其对显性知识的吸收和组合,从而直接影响了孩子认知水平的提升。因此,上学期间以“学”为主,假期里应该以“习”为主,要把孩子引入生活实践的广阔天地。
自然是人类智慧之源,奇妙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课本,也是净化心灵的最佳课程。孩子可以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探究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无穷,进而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在假期里,家长可以让孩子寄情山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打零工、做家务,在劳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可以走亲访友,感受亲情的温暖;也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接触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笔者希望学校和家长为孩子构建假期生活的另一番生命样态,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