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稷下街道“科普园” 信息快递 青岛滨海学院连续五次获评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淄博十五中采取五项措施为学生撑起假期“安全伞” 拓展德育新空间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拓展德育新空间

——诸城市相州初中红色教育进校园纪实

□ 本报通讯员 赵华军 孙爱军 吴桂萍

诸城市相州初中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与革命资源,创新教育形式,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

2017年,学校成立“愿坚文学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地方文化寻根活动,弘扬红色精神。文学社社员自编自演《七根火柴》《党费》《普通劳动者》等课本剧,编辑了《根深叶茂的相州文化》《追寻先驱足迹,续写古镇华章》等校本教材。

学校加强文化长廊建设,在校园内设立“英雄人物形象灯箱”,介绍王翔千、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王辩等文化名人和革命先贤的事迹,让校园充满红色文化气息,让师生了解家乡英雄人物,培育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灯箱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形式也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学校开辟了“红色文学沙龙”。学生在课下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讲述红色文学故事,交流读书心得。

学校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让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他们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的热情。

学校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之处放置具有革命传统特色的格言警句,悬挂张贴红色名人肖像及事迹;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广播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红色主题月”,开展10项活动:每班学唱一首红色歌曲;学校每周组织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活动;举行红歌大赛;举行一次“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红色故事演讲;组织一次红色文化征文比赛;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举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每班推荐阅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每班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学校举办红色手抄报比赛。学校结合重大纪念节日,举办历史讲座,开展知识问答、诗词大赛、故事演讲、征文、演唱比赛、手抄报展览、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展相关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例如汉字听写、红色诗词接龙、国学基础知识竞赛等。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学校精心构建红色经典诵读体系,科学制定诵读计划,推进红色经典诵读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搭建诵读平台,规定上午上课前20分钟为诵读时间,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开设1节诵读课,定时召开以诵读为主题的班会,让诵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助推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将王统照故居、刘家庄抗战纪念馆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探寻红色文化的根脉,继承先辈的红色文化基因,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利用假期,以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主,开展“党史国情,秀我家乡”社会实践,对家乡的红色文化、英雄人物、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址遗迹、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等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整理结集,并举办评比展示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