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涵养生命绿色 润泽葱郁人生 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诵中华经典 建书香校园 在阅读中学会悦纳和爱 告读者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是部编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拓宽阅读视野,让学生习得基本的阅读方法。这个栏目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如何读课外书,克服课外阅读边缘化的尴尬。

“快乐读书吧”放在每册教材第一单元,是对各册课外阅读的引领。一年级上册安排“读书真快乐”,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培养学生分享图书的习惯。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重在培养学生对书的认识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年级下册“读读儿童故事”,意在使学生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每册内容不同,编写意图不同,教学着力点也不同。

二年级下册,学生通过前3册教科书的学习,累计识字量过千,阅读障碍大大减少。这个时期正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借助“快乐读书吧”,可以提升阅读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书计划先制定

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顺利进行,首先要让学生有书读。开学初,我们通过班级群向学生推荐书目。基本能做到人手一本,虽然版本不同,有的是注音版、有的是彩印,有的字大、有的字小,但是学生们都非常开心。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注意力难以持久,坚持每天读是最难的。因此,我们加强了对活动全程的指导和推进,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快乐读书吧”活动有效落实。

开学初,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保证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根据故事的长短和学生阅读的不同情况,短的故事一般读3~5天,长的故事适当延长时间。一般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推荐书目的阅读。例如,本学期读5本儿童故事,我们是这样计划的:3月,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月,阅读《神笔马良》;5月,阅读《七色花》;6月,阅读《愿望的实现》《一起长大的玩具》。

二、读书活动常开展

1.设立班级图书角

每班设立图书角,好书共分享。号召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

2.举行读书推荐会

教师向学生推荐,同学之间互相推荐,形式多样。推荐《小鲤鱼跳龙门》时,教师朗读片段,激起学生们的读书欲望;推荐《小狗的小房子》,借助喜马拉雅AppFM听书,让学生们提前了解故事;推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播放动画片和歌曲,让学生们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3.开展朗读比赛

积极搭建平台,给学生们提供朗读展示的机会。由班级朗诵会,到级部朗诵比赛,再到学校“和美悦读,滋润童心”校园读书月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机会登台展示。学生们有的背诵《少年中国说》,慷慨激昂;有的朗读散文,声情并茂;有的讲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有的朗诵诗歌,字正腔圆。优秀学生、获奖班级获得图书奖品,然后把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使学生们更加热爱读书。

4.好书漂流

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就互相交换看,好书共分享。品书、思书、乐在书中,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不仅共享了图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活动中时时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

5.评选“读书之星”

每学期评选班级“读书之星”。凡是一个学期自己在家读书5本以上的(需有家长签字),可以评为班级“读书之星”,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三、读书感想勤交流

1.记录“阅读卡”和“采蜜卡”

为使学生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我们设计了简洁实用的“阅读卡”,有时间、书名、页码、家长签字、评价等栏目。把家长的评价引入读书活动中,激励学生们每天坚持读书。后来逐步改进阅读卡,增加“我知道了”“自己的疑问”两个版块,内容更丰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思考兴趣。“采蜜卡”主要引导学生写一写积累的词句,画一画喜欢的画面。

2.读书交流会

每月一次,学生交流分享这一个月阅读的收获: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读儿童故事的,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和小伙伴演一演某一个故事情节……通过读书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走进下一个阅读周期。

每天快乐读书,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积累了好词佳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他们热爱阅读,喜欢大声朗读文章,大胆写作,用心表达。有的成了小诗人,一首首小诗流出笔端,清新怡人;有的成了小作家,文章自然流畅,赏心悦目;有的成了“小小朗读者”,读起文章来声情并茂、真挚感人。书成为我们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书成为学生们最美的姿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