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视觉 一个人的课程 5年,24个项目玩转“无边界学习”

第8版:视觉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视觉
08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实招”:

5年,24个项目玩转“无边界学习”

□ 本报记者 隗鹏 张桂玲

科学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究怎样才能吹出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

“怎样做,才能吹出不容易破的泡泡?泡泡为什么是五彩的?我国为什么规定人或者车辆要靠右行?人民币上的图案有什么秘密?”

这是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在开展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围绕不同主题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将开启一场探究性学习,短则几天,长则一到两个月。

从“中秋”“秋之韵”“靠右行”到“齐文化”“发现•美”“四十年巨变• 一百年愿景”……5年,六大体系、24个项目,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课堂,不死记硬背,不苦战题海——学科之间的壁垒被彻底打破。合作、探究、调研、实验操作成为该校学生乐在其中、常态化“无边界”的深度学习方式。

项目学习如何设计与开展?

先来围观一下“吹泡泡”——

“项目学习的核心,就是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及其思想方法,研究和解决一个源自真实世界、开放的‘驱动性问题’。”该校校长宋刚说。一个有吸引力、有挑战性的问题,会使学习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而是因为有真实的需求去探求某些知识。

以“身边的科技”项目学习为例。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豆豆”们领略到科技世界的神奇?学校级部全体教师经过观察、调研后,找到了一个让“小豆豆”们都特别感兴趣的切入点——“吹泡泡”游戏。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到科学实验室动手制作泡泡液。在尝试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用同样原料制作出来的泡泡液,有的吹出来容易破裂,有的却不容易破?胶水与洗洁精的比例如何控制,吹出来的泡泡才最好?为什么泡泡是五彩的?

通过一次次尝试、彼此交流、查阅资料,学生们终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探究并未结束。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将此次制作泡泡的过程通过写绘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开展“泡泡诗朗诵”;数学教师则启发学生研究:用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有什么不同?音乐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创编了有趣的“泡泡歌”“泡泡舞”;美术课上,一幅幅充满奇幻色彩的“泡泡幻想画”在每名学生笔下诞生;科学教师会引导他们继续探究:小泡泡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如:泡泡膜在种植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泡泡水在医学方面是如何“大显身手”的?

“想造一艘船,并不是鼓励大家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而是应该去吸引他们渴望见识到大海的宽广无边和神秘莫测。”宋刚说,这正是项目学习的魅力。

项目学习与学科学习是“两张皮”吗?

从“我和我的动物朋友”来看二者的深度融合——

项目学习与学生课堂上的学科学习是否“不相往来”?

副校长翟萍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以语文学科为例。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至五年级基于语文学科的项目学习——“我和我的动物朋友”根据每个年级教材在某单元中所涉及的动物主题,设计不同的主题式项目学习,通过教材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以“拓展阅读”和“项目研究”进行“增高”。

一、二年级:教材整合《比尾巴》《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自己去吧》《所见》等。拓展阅读:以“小动物”为主题的绘本、小古文、古诗、十二生肖童诗童谣、小动物童话、寓言故事等。研究项目:每人研究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晨诵时间将自己的研究和大家分享。研究形式不限:可写、可画、可演。

三、四、五年级:侧重对教材中涉及动物主题的课文进行整合,拓展阅读同一位作家写不同动物以及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文章,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味不同的表达之妙,组织学生观看系列动物电影以及央视纪录片《动物世界》,开展动物仿生学研究,写研究小报告,尝试创作一篇动物小说,等等。

“如此学习,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不再是平面、封闭、单一、肤浅的,而是多元、开放、立体、深入的。”宋刚说。项目学习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科技、人与历史、人与艺术”六大体系,都是与各学科的学习相互交融,深度编织在一起的。

项目学习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吗?

从“蚕生”项目看自主研究如何达到“深度学习”——

围绕“基于学生——顶层设计——重心下移——自主选择——鼓励展示”这一原则,教师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由学校统一确定主题,到由不同级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立主题的历程,最后形成了由学生个体自主开展项目学习的“新生态”。

“随着项目学习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到‘教师指导’、从‘学生参与’到‘学生设计’的质的转变,教师收获的是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学生收获的是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课程部主任郑瑞梅告诉记者。比如:冬天的第一场雪,让很多学生兴奋不已,那么,雪从哪里来?雪花为什么有6个瓣?雪花为什么会融化?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雪”的项目学习。

三年级(3)班“蚕生”项目的诞生,则是源于班主任孟巧老师上了一节《蚕生》的课。这节课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央求孟老师将家里养的蚕带来,让大家“领养”。“自从班里养了蚕,学生们经常是自己提问,自己研究。”孟巧告诉记者。比如,蚕为什么变色?要经历几次蜕皮?蚕为什么会有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也不动?蚕的生命有多长?蚕结茧的规律有哪些?有的学生主动写起了“养蚕观察日记”,还有的洋洋洒洒写起了“蚕的一生”研究分析报告。

“只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自主创造以及不断展示并从中获得自我认同的机会,他们才会从‘记忆、领会、运用’的低阶思维向‘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成长,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宋刚认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宋校长和老师们一起潜心交流

同学们正在探究“一带一路”的几条线路

“秋之韵”项目学习

同学们走进校园去发现美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