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治理打造教育发展新格局
——寿光教育现代化系列报道之二
教育现代化需要治理什么?治理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近年来,寿光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让政府当指挥员,统领全局;学校当管理员,狠抓内涵;社会当监督员,完善体系,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本地教育发展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政府宏观管理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县域教育行政部门,寿光市教体局紧紧抓住影响学校办学活力的“根子”,厘清、摆正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加强间接指导,减少直接安排,真正实现了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
教师负担重是多年来困扰基层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基层学校的教学。在寿光市201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体局局长、党组书记李玉明强调,局机关面向基层学校布置的工作,能从办公平台下通知完成的就不要召开会议,必须召开的会议能合并的就合并,能用视频会议系统的尽量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同时,要求局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学校检查调研必须按规定履行手续,严禁个人随意增加基层学校的负担。
年度教育督导评估是推进教育工作的指挥棒。寿光市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检查评估项目,2019年对评估项目进行了大幅压减,各系列年度重点工作督导评估总分值由1000分降至500分,评估指标由原来的20余项降至9项。市教体局办公室主任栾学涌说:“针对精文简会工作,我们提出了2019年文件、会议精简1/3以上的要求,对本年度教体局文件、会议制定了硬性控制指标,尽可能减少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的干扰。”
在寿光市建桥学校,记者看到了“群众满意学校”的牌子。校长李东旭告诉记者,寿光每年都要委托第三方对全市中小学进行满意度测评,建桥学校连续多年办学满意度达100%。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单学然说:“在教育管理中,我们积极寻求与专业教育评价组织进行合作,对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结果运用上,坚持与校长职级制挂钩,与综合督导评估成绩挂钩,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全面提升学校内涵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是根本
教育现代化推进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更新管理理念,从过去的“管住学校”变成现在的“以学校为主体”。但是,放权的前提是有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依靠好校长、好机制办出好教育。
寿光市从2014年起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校长行政级别,让校长把全部精力投入办学中。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中的“学本课堂”创建项目在圣城小学落户。校长韩高波与学校管理团队“泡”在课堂里,全力推进“学本课堂”教学改革。他说:“校长职级制的实行,让我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深入课堂,带头听评课,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校长得到了“解放”,会不会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呢?寿光给出的答案是:好学校是靠制度和章程管出来的。每所学校都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解放”校长是把校长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放手让其进行自主管理,健全完善学校的管理架构和制度体系,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规治校”。目前,寿光市所有学校都构建起了以学校章程为依据,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参与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了“一校一章程”。“以前遇到教师职称评聘等事情,总有来找校长说情评理的。现在,这些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按学校章程办理,必须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因此,很多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实验中学校长高文春说。
同时,各学校围绕“四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帮助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寿光现代中学为例,为解决学生离返校时的交通拥堵难题,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建议的基础上,学校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参与,联合市公交公司开通了“校园定制公交”服务项目,实现了“学校—村庄”一站式服务。“‘定制公交’安全便捷,有效减轻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对此,学生和家长们纷纷点赞。”该校校长孙安源说,“我们通过开放办学,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很多暖心工程,让学生‘学得安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省心’。”
在寿光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的各类惠民活动不胜枚举,如营里学区的“爱心候车屋”、实验中学的“因需义教”等。这些举措为群众解决了难题,实现了政府、学校、家庭的多方共赢。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
社会参与监督是保障
寿光市坚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管理,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最适宜的环境。
2018年1月31日是寿光一中2016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日子。但这次考试和以往不同:考场里有86名学生家长。他们深入每个考场,客串“监考员”,体验学校日常生活,了解孩子们的考风考纪和学习情况。每考完一场,参与监考的家长都会在家长微信群里晒几张考场图,与全体家长分享监考时的“高兴、理解、期待”。他们既陪伴了孩子成长,又参与了学校管理。该校校长魏华中说:“只有与家长、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学校才能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高质量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家长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但学校除了对家长开放校园,还应尽可能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指导。在寿光市每年的“两会”上,涉及教育的提案和议案都会有几十条之多。除了积极采纳这些建议,寿光市教体局每年都会分批次组织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学校,全方位调研把脉教育工作。
“教育不仅是国家、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事情。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家庭、社会各界的切身利益,家长和社会人士都有监督、评议学校工作的权利。”寿光市教体局家庭教育科科长王敏说,“目前,‘家长进课堂’‘家长驻校’等社会参与学校监督的方式已经在我市全面铺开。各个学校都把自己的工作亮一亮,让社会看一看,让群众比一比,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推进管办评分离,寿光市基本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李玉明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未来一定是慢慢走向精细的现代化,是讲标准、讲规则的现代化,而教育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