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犹在 高山景行
——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0周年
恍然间,季羡林先生仙逝逾10年了。
2008年11月26日,笔者有幸随同时任山东省实验小学校长的马丽霞女士到北京301医院拜访季老,其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
先生在《学海泛槎》中写道:“李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到大圆池附近去种菜,自己挖地,自己下种,无非是扁豆、芸豆、辣椒、茄子之类……我们蹦蹦跳跳,快乐得像一群初入春江的小鸭,这是我一生三万多天中最快活的一天。”而文中“最快活的一天”,就是在济南新育小学(今山东省实验小学)度过的。
先生谦和乐观、宽厚仁爱,让我深受触动。此后数年,每遇先生文笔,我总不肯错过。先生之风,高山景行,越是了解,越是为先生的风骨所折服。
先生曾说:“要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1978年,先生时年67岁,这个年纪完全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据卞毓方所著《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一书的简单统计,1978至2002年,也就是先生67岁至91岁这段时间,他共发表文章420多篇,出版译著10多部,折合字数550万左右。这个工作量即使搁在年轻小伙子身上,也得拼命地干,何况先生已逾花甲之年。说他是鞠躬尽瘁当不为虚言。
1935年,先生去德国学习,在德国一待就是10年,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接受了德国人严格的训练。归国后,又受到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汤用彤等大师的影响。这些都是先生思想建立的基础。先生在80多岁高龄时,完成了生平十分重要的两部学术专著《糖史》和《吐火罗文译释》。由此,先生进入了理论研究、传播、教育教学的新高峰。
当日,先生讲述了这段充满艰辛与努力的研究生涯,随后又回忆起了自己的小学时光。他说:“我对新育小学3年的记忆特别清楚。一闭眼,一幅完整的新育图景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是昨天才离开那里似的,校舍和人物以及我的学习生活,不遗巨细,都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1920至1923年,先生在新育小学上学。对于这段短促而美好的日子,先生曾专门写过《回忆新育小学》一文。他在文中是这样说的:“新育小学坐落在南圩子门里,离我们家不算远。校内院子极大,空地很多。一进门,就是一大片空地,长满了青草,靠西边有一个干涸了的又圆又大的池塘,周围用砖石砌得整整齐齐。当年大概是什么大官花园中的花池,说不定曾经有过荷香四溢、绿叶擎天的盛况,而今则是荒草凄迷、碎石满池了……进东门,向右拐,是一条青石板砌成的小路……进小门右侧是一个花园,有假山,用太湖石堆成,山半有亭,翼然挺立。假山前后,树木蓊郁。那里长着几棵树,能结出黄色的豆豆。至今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树。从规模来看,花园当年一定是繁荣过一阵的。是否有纳兰容若词中所写的‘晚来风动护花铃,人在半山亭’那样的荣华,不得而知,但是,极有气派,则是至今仍然依稀可见的。”可以看出,先生对母校的印象是深刻的,先生对母校的感情是真挚的。
当先生听说母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漂亮、更现代化了,便主动提出要为母校题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8个大字墨色淋漓,饱含真情,永久保留在山东省实验小学每位师生的记忆中。
笔者作为先生母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每想起他的文字,想起他的音容笑貌,都深感责任重大,觉得唯有日日仰慕其高山景行,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