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教育需要适度惩戒 把语文复习课上出“新滋味” 图片新闻 走过文本解读这道“坎” 渺小并非没有力量 煲好语文教学的“心灵鸡汤”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对话教学】

走过文本解读这道“坎”

□ 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心小学 李益 陈善永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位名师根据寓言《坐井观天》的体裁特点,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且“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课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

下面是这位名师执教《坐井观天》的过程。

“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

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你们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呢?”

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争相发言:“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最后,一名学生大声说:“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教师一愣,然后充满疑惑地问:“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一说。”

学生答道:“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心里很害怕。它还看到捕蛙人正在捕捉它的同伴,然后卖给酒店作下酒菜。”教师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然后问学生们:“那么,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来挽留小青蛙,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呢?”

学生们思考片刻,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发现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我们就报警。”“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教师总结道:“同学们说得好极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留下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这位名师没有用标准的寓意来限定学生的思维,他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对童心的珍爱。

前不久,我听过两位教师执教三年级的语文课《槐乡五月》。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出乎意料的是,从导语到总结都是一致的套路。教师成了“传声筒”,学生成了“应声虫”,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原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本解读,怎么就变得千篇一律了呢?

课后,我和执教者交流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因有二:一是两位执教者下载的是同一位名师的课件和教学设计。他们在课前没有独立解读文本,而是以现成的教学资源代替自己的文本解读。由于学情不同、教师的学科素养迥异,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反观当下,这已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教师习惯拄着教参、教案、课件等“拐杖”进行教学,彼此见怪不怪。教学不再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而异化为“实况转播”“长途贩运”。殊不知,这是“邯郸学步”——只能学其形,不能学其神。二是在雨后春笋般的各级各类优质课竞赛中,主办方事先让参赛者自己确定教学内容。一些单位和个人为“出彩”便进行包装,教研团队依据其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执教者在“导演”的指导下,如同“演员”一样,反复操练。长期依赖教参、迷信权威,执教者容易限制自己的教学思想,弱化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深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只有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迎来阅读教学的春暖花开、硕果累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