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漫漫人生路 书香伴我行 草木有本心 为有暗香来 用温情诠释人间真善美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教师书架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漫漫人生路 书香伴我行

□ 刘彦卿

蓦然回首,那是一段书香浸润的时光,如湖水般平静,像青草一样蓬勃,似鲜花般绚烂。那沁人心脾的书香将岁月浸染,让我的生活有了与众不同的滋味——充实而幸福。

和书相伴—— 陌上花开缓缓归

童年,单调贫瘠的生活中只要有了小人书、童话书,一切就变得充满色彩、有滋有味。为从小伙伴手里借到一本童话书,我绞尽脑汁,用自己舍不得吃的糖果换,替人家做值日,给人家背书包。借到书后,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直到熟能成诵。

除了借书,我还有一种读书情结——租书。小时候,生活贫困,一家人全靠父亲一人维持生计。排行第五的我,颇受父亲的宠爱,常常得到坐在父亲的飞鸽牌自行车座前横梁上进城赶集的优待。记忆中,父亲总把我放到摆书摊的老人跟前,自己去办事,而我则乖乖地坐在书摊前看小人书。当时,县城里大约有三四个这样的书摊。上了年纪的老头儿,坐在小马扎上,手摇一把旧蒲扇,面前铺一张大约一米见方的旧布片;上面整整齐齐地摆一些小人书,五分钱一本,随便看。那时的我如获至宝,一本接一本地看。当时,父亲只给我几毛钱,我没钱看了就等父亲回来,其间只能通过小人书封面的插图来想象里面的故事内容。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为我借来的那本童话书。父亲没工夫天天给我读故事,就让我自己看。凭借一本《新华字典》,我连蒙带猜,磕磕绊绊地读完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厚书——一本连封面都没有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字的世界。

“陌上花开缓缓归。”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那些精美的小人书、童话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给了我无尽的乐趣,为一个乡村孩子拓宽了视野。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书,从《西汉演义》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水浒传》到《红楼梦》……最自豪的是夏季的夜晚,四五个小伙伴围着我听故事。我讲得声情并茂,连乘凉的大人们听了都为我喝彩。这大概为我后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练就了基本功吧。

与书为友——留连戏蝶时时舞

师范毕业后,我成了一名语文教师。工作之余,唯一的兴趣仍是读书。因为我喜欢读书,孩子们总是盼望上我的语文课。讲到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会给孩子们讲他写的《狼王梦》《雪豹悲歌》,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关爱,更平添了几分对生命的敬畏;学了黄蓓佳的《心声》,我会联系黄蓓佳写的系列小说——《黑眼睛》《草镯子》,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不同时代8岁孩子的成长历程,熟悉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学到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我会给孩子们讲他写的《草房子》《青铜葵花》,让孩子们在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收获美好的情感体验。课堂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孩子们会主动找这些书来读,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不管是带初一的学生,还是教初二的学生,我都会在每周的阅读课把自己的藏书带到课堂上,每名学生发一本,让他们静心阅读;我也参与其中,享受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的美好时光。我带着孩子们读孙幼军的童话,读金波的儿童诗,读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也读曹文轩、沈石溪的小说……

偶尔,我抬起头来,静静地看着孩子们或皱眉,或微笑,或摇头……这是多么美好的阅读姿态呀!淡墨、书香温润着孩子们的性情,孩子们在儒雅芬芳的书香中快乐成长。这也许是只有老师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吧!

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和孩子们写同题作文。我只用20分钟就写好了,然后和孩子们分享。孩子们都很惊讶:“老师,你写得好快啊!”也有孩子问:“老师,你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我脱口而出:“我爱读书呀。”孩子们的脸上如有阳光倾泻,熠熠生辉。在我的感召下,更多的孩子爱上了阅读。

“留连戏蝶时时舞。”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读书。不管音乐多么动听,电影多么感人,都无法与读书带来的感受相媲美。当我感到枯燥、烦闷时,读书使我变得开朗豁达;当我感到迷茫、惆怅时,读书让我变得镇定乐观;当我感到满足骄傲时,读书教我变得谨慎淡定。

同书相恋——胜似闲庭信步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海量的网上阅读信息让我们开始品味“快餐文化”。记得龙应台说过:“文化来自逗留。”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的关照。”累积、沉淀、体验,哪一项能在喧嚣躁动中获得呢?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在书香的濡染中度过,一种来自灵魂的香味便会散发出来,清香幽远。那如兰的缕缕馨香,便是我们生命旅途中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阅读中,我认识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结识了暗示教学法鼻祖洛扎诺夫。我开始把“暗示教学法”的理论付诸课堂教学,亲自设计教案,制作课件。我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克隆改造”的阅读教学法也在全校推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断诵读,不断品味,在品味中享受,在享受中收获。身为人师,只有海量阅读,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我决心将自己的教学与教育科研密切结合。起初,我感到很为难。怎么办?学!我耐心地浏览专业教育书刊。名师的教育科研经历、专业成长的艰辛一次次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激励着我向教育科研的高峰攀登。为练就扎实的教科研基本功,我开始了“恶补”式的阅读。晚上,伴着柔和的灯光,我与名师大家经历着一次次的思想交锋、碰撞。节假日,阅读成了我最惬意的休息、消遣方式。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看着自己的文字被许多网站发表、转发,心情是愉悦的;看到自己的文章在专业报刊上发表,心情是激动的。油墨的芳香,沁人心脾,我把其点缀整理,陈列于书房。这些报刊记录着一个追梦者不懈求索的足迹。

读书时刻“胜似闲庭信步”。与书相恋,永远不会寂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读书的情趣、读书的感悟、读书的收获,成就了我的事业,辉煌了我的人生。

漫漫人生路,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一大半。路上的风景秀丽迷人,唯一不变的是伴我一路走来的那缕书香。有书相伴,我曾经陷入迷茫却没有消沉;有书相伴,我曾经品味平淡但拒绝平庸;有书相伴,我的人生路上便有无限风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