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与初升的太阳相伴
——访全国模范教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魏建
从第一个教师节,到今年第35个教师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一路走来,脚步铿锵。
1985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的魏建参加了本校举办的首次教师节庆祝大会,当时的盛况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今,34年过去了,魏建已经成为山师文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现代文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2017年“齐鲁最美教师”、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34年沧桑巨变,对于自己始终坚守、热爱的教育岗位,魏建有什么话要说呢?
记者:首先恭喜魏老师获得2019年度“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对此,您有何感言与我们分享一下?
魏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我实在受之有愧!此刻,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学生。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起初,我和很多人一样误认为这太阳般的光辉是来自教师的。后来,我发现,主要不是教师给学生光辉,而是学生给教师更多光辉。这光辉之源就是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作为教师,我面对的永远都是“太阳底下”最纯洁的一个群体。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离开了校园,但他们把纯洁、美好的心灵留下了。所以说,教师永远与纯洁美好的心灵相伴,如同永远与初升的太阳相伴。这是多么美好的缘分!
记者:您谈到过,您曾参加山东师范大学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的晚会。能否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魏建: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我的印象太深了!非常隆重。那场晚会是在山师图书馆阅览室举办的,主持晚会的是当时山东电视台的著名女主持人鲜纪英。在晚会上表演节目的有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玉梅,还有当时已经走红的青年演员倪萍、徐少华等。他们给山师的教师们朗诵了歌颂教师的诗歌和文章,到场的所有教师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当时,我还是一个硕士研究生,但已经当了好几年教师,所以我和现场的教师一样心潮澎湃。当教师,光荣啊!
记者:您参加过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晚会,后来又先后获得“齐鲁最美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4年过去了,您感觉教师节有什么变化?
魏建:参加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晚会的美好记忆,使得我此后好几年,每到教师节就兴奋,兴奋得有点儿像小孩子过“六一”儿童节。但后面的几个教师节印象就不深了,就像人们忘不了状元,却记不住榜眼和探花。
2017年和2019年,我的教师节记忆再也无法抹去了!作为 2017年“齐鲁最美教师”和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我的学生们纷纷为我拉票。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荣耀和评选活动引起的强烈反响。尤其是2017年教师节,我听到的议论一致认为: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对唤起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不是我在评选中胜出了就说这一活动搞得好,而是因为自己的深度参与使我更了解这一活动实现了主办方的初衷:前后4个月的时间,数百万人参与投票,特别是借助网络、电视以及新媒体等的辅助,使尊师重教的精神与这一活动的宣传一起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记者:您能否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下自己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以来,在地位、待遇方面的变化?您刚工作时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工资应该不高吧!当初,您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魏建:与现在相比,我刚工作时的待遇当然不高,但横向比较,当时的待遇其实还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当时,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提高了10%,大学教师除工资外还有讲课酬金。最重要的是,教师享受国家对知识分子的许多特殊政策,比如讲师的配偶和子女可以“农转非”。这待遇的含金量太高了!后来,很多人感觉教师待遇下降,是因为其他行业待遇提高的幅度更大,教师相形见绌而已。
要说当初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与收入无关,是一些偶然因素所致。当年,我报考师范不是想当教师,只是想上大学。后来,真的当上教师以后,我越发爱上了这个职业,主要原因是学生可爱。举个例子,我在山师大教的第一批学生是夜大生。那是个军官班,是山师大与山东省军区合办的。上课第一天,我一进教室,满屋人穿着统一的军装全体起立向我敬礼,我像检阅部队的将军似的。我当时毫无心理准备,只是慌乱地鞠了一个躬。等我镇定下来,他们都坐下了。坐得好整齐啊!从我的角度看,竖着是一条线,斜着也是一条线。每个人的军帽都摆在书桌的相同位置,帽檐整齐向前。尽管这门课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但这次感觉大不一样,尤其是当我放慢速度让他们记录的时候,如同一个统帅在口述命令。当时,我才20多岁,既没有多少学问,也不懂教学艺术,但学生给我的却是尊重、关爱和包容。
这一切都在悄悄地塑造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年的我尚处在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因为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一下子跃过3个层级,达到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此,我更加热爱教书,并把教书育人作为自我实现的一个支点。如果后来学生们不再那么关爱我,也许我会放弃这个支点。幸运的是,那么多学生对我一直保持尊重,这不断地倒逼我总是想如何对得起这份尊重。我只能更加认真地去准备每堂课,越发难以割舍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今天的我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功绩,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这30多年,我一直做着我最喜爱的事情。
记者:“齐鲁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其实是很高的标杆,我们很难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教师。您觉得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魏建:一名合格的教师,至少要守得住底线,也就是不误人子弟。
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定要认识到:教师和医生是两个特殊的职业,不允许失败!社会对这两个职业的苛求度最高,宽容度最低。做生意赔了,只是你自己的损失,教师如果失败就是误人子弟。做生意赔了,以后可以赚回来;教师若失败,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如同医生成功了是起死回生,失败了就可能是伤天害理;当老师做好了是积德,做不好是缺德。
我曾经说过,教师要“上练内功,下守底线”。所谓“上练内功”,就是要求教师提升师德水平、学养水平和教学水平;所谓“下守底线”,就是绝不误人子弟。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盯住上线,守住底线。盯住上线,就是向优秀教师看齐,学习他们,超越他们;守住底线,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以任何理由做误人子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