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与重构中实现自我
——记潍坊广文中学创办美好教育百年历程
乐道院时期的建筑文美楼,现为潍坊广文中学校史馆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潍坊广文中学师生联袂制作了《百年广文华•献礼新时代》视频。不到24小时,其点击量超过1万次,各大官媒争相转载,成为潍坊基础教育的一大亮点。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广文中学建校130多年的历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所老校要创办美好教育,必须善于传承和重塑,即传承优质基因,避免重蹈覆辙;重建育人机制,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时间回溯到1881年北风呼啸的那个冬季,一名叫狄乐播的北美长老会牧师,在大清王朝潍县城东南隅,修建了一个集教会、学校、诊所为一体的大院。院子于1883年落成,名曰“乐道院”,即现在潍坊广文中学的前身。
百年广文校园里曾举办过小学、中学、大学,办过男校、女校。从起初命名的文华馆、文华中学,到私立广文中学、潍坊二中,再到新的广文中学,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1883年,学校初名“文华馆”;1895年创设专收女生的文美书院,文美书院于1913年更名为文美女子中学,为当时山东最早的女子中学;1922年建模范小学,后改名为培基小学;1904年建广文大学,是山东大学医学部的前身;1931年,文华、文美、培基三校合并,取名为潍县私立广文中学。
1948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在该校设立华东大学,后并入山东大学。1952年,潍县私立广文中学正式改为公办,定名为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2006年,原潍坊一中、潍坊二中两校初中部合并,成立潍坊广文中学,是潍坊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公办初级中学。
100多年前的“广文”学校,探索出一整套切合当时实际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仪器和教学制度,为当时的全国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当年,“广文大学”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哈佛”,被英国人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学校”。
“乐道院”的早期,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大家出现在这里:卢斯,美国文化出版界巨子,《时代》《生活》周刊创始人,出生并成长在乐道院;方法敛,西方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在乐道院任教;库寿龄,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者,在乐道院任教;冯玉祥,著名爱国将领,曾到乐道院讲学;梁漱溟,国学大师,曾到乐道院指导学生进行农民问题调查……
1941至1945年,是“乐道院”的梦魇时期。日寇将其变成了西方盟国在华侨民集中营中最大的一个。来自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等三大洲十几个国家的2008个侨民被关押于此。其中,不乏当时或后来名震世界的人物:埃里克•利迪尔,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金牌获得者;德位思,广文大学校长、齐鲁大学教务长;雷振远(基格),蒋介石的顾问;恒安石,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1944年6月越狱,上世纪80年代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在里根和邓小平之间斡旋,是促成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的关键人物之一……
广文中学传承着潍坊地区最早的红色基因:1924年夏,受王尽美委派,中共潍县支部第一任书记庄龙甲来到乐道院筹建党团组织;1925年秋,医院机电工人牟光仪加入党组织;之后,文华中学的十几名学生成立了“马列主义读书会”,医院电机房、学校实验大楼、礼拜堂、钟楼成为《新青年》《共产主义ABC》《小说月报》《狂人日记》等进步书刊的传播地;1926年1月,中共领导人关向应到乐道院指导潍县党团工作,很快,党的早期活动以乐道院为中心在潍县成燎原之势。自此,陈少敏、魏一斋等一批又一批革命先驱从乐道院走向全国……
刘先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广文校友。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德生,在机械工程、电机工程、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毕业后,面对国外企业的高薪聘请,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回我的祖国去。”回国后,他先后担任过同济大学教授、山东工学院院长、山东省副省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在珍宝岛之战中,正是因为他攻克了新型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难题,我军才得以重创苏联的T62坦克。1952年起,他连续5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1952年11月26日,潍县私立广文中学改为国办,通过整顿,逐步走上正轨,开始按部就班地抓教学,并于1956年增设高中部。1966年6月10日,“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校园。1977年,学校进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系列整顿使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1988年,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高,自主体验德育活动卓有成效。学校还是潍坊最早对外开放的学校,以美国花旗银行前副行长夫人莎德拉•司马雷设立的司马雷夫人奖学金、英国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设立的利迪尔奖学金为代表的国际奖学金在学校设立,学生们经常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活动。
2006年,新的广文中学组建。步入新时代,广文中学以美好教育为目标,传承红色基因和历代优质课程元素,重构发展路径。
回顾百年校史,可以发现,不管哪个年代,广文中学都涌现出一批著名校友。“齐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先生,1973年至1977年在广文中学(时为潍坊二中)学习过。为此,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寻找历代支撑学生成长的优质课程元素,基于百年发展的关键课程基因,提炼出“乐道、培真、广文、美华”4个关键词,以此构建校本化的“新四维”课程体系。一是“乐道”课程,旨在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价值追求、有责任担当的广文人。“乐道”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上涵盖优秀传统文化、自主成长主题课程、时政评述、人物研读、党团系列课程等拓展课程。二是“培真”课程,旨在培养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广文人。“培真”课程在数理化生、综合实践等课程基础上,涵盖思维训练、实践探究、信息素养系列课程。三是“广文”课程,旨在培养有人文情怀、文化底蕴、阅读能力、表达技巧的广文人。“广文”课程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基础上,涵盖广文诗文、广文成语、卓如系列课程、文学类系列课程、语言类系列课程、社会类系列课程。四是“美华”课程,旨在培养有强健体魄、阳光心理、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的广文人。“美华”课程在音乐、体育、美术、健康等课程的基础上,涵盖艺术类系列课程、心理类系列课程、体育类系列课程。
此外,广文中学重构让每个教职工充满精气神的良好机制,优化内部治理,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为每个人搭建自我实现的宽广平台;重构育人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重构党建制度,唤醒干群“心”能量,营造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良好氛围。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满意度评价中,学校的满意度在全市遥遥领先。近年来,学校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获得了100余个荣誉称号。
(本文图片由潍坊广文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