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优美的“协奏曲”
——莒县开展协作区教研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实
编者按: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向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迈进,就要抓住瓶颈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向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迈进,关键是坚持科学的发展思想,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工作中,莒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校施策,做到既真正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又勇于打破常规寻求突破。尤其是其推行的协作区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尊重基础、尊重差异为前提,以强化校际协作、注重城乡融合为途径,有效解决了协作区内各学校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了全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请夏庄初中的同学回答一下: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有哪些?”不久前的一天,莒县第三中学直播教室里,校长焦广良依托CCtalk网络直播云课堂,向远在30公里之外的学生进行提问……一头是山区薄弱校,一头是城区名校,现在通过互联网,学生们可以在同一个课堂、向同一位教师学习,实现了课堂教学在全县同步直播。“听焦校长的课,我感觉是在看侦破大片,一个又一个悬念让我不由自主地聚精会神听下去。连不喜欢数学课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今天,我学会的不仅仅是焦校长讲的这几个题;今后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我一点儿都不怕了。”……近一个小时的课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点评”着焦校长的精彩课堂。
就在同一天,一场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研讨会在莒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不论孔凡香老师的《We are going to go to Hainan》,还是徐立梅老师的《伯牙绝弦》,每堂课都讲得异彩纷呈,点评得精准到位,让第一协作区130余名教师收获颇丰。“协作教研让我领略到生本教育的魅力。我将带着这次活动的收获继续前进,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成为优秀教师。”一位乡村小学教师有感而发。
学校与学校,学科与学科,教师与教师,如今,在莒县,协作化教研的浪潮席卷全县城乡中小学,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全过程,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让莒县走上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莒县地处鲁东南,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6所,在校生11.8万名。其中,乡村学校175所,在校生8.3万名,占全县在校生总数的70%,而日照市此项数据仅为30%。受学校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生源构成、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近年来仍比较突出。如何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成为该县教育系统面临的新挑战。
2019年,莒县教体局局长、县一中校长宋国安进行了一次调研,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深深地刺痛了他。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农村孩子不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农村学校留不住他们?
在宋国安看来,基础教育进入新时代,如果教育管理“涛声依旧”,教学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巨轮”。突破陈旧教育观念,蕴蓄教育发展新动能,教育理念创新必须先行一步。他说:“义务教育阶段是打底子的重要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农村学校不能再薄弱下去。”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研判,一个想法很快在他的内心生成,那就是建立教研协作区,打破学校各自为战的壁垒,实行片区合作,打造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此,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按区域和学段组建成11个教研协作区,其中,初中4个、小学7个。协作区中的每个城区学校为首席学校,校长为协作区首席校长,牵头组织协作区内各学校进行多层面合作教研。每个协作区通过不定期召开学校联席会议,建立活动轮值机制,制定每学年的协作区活动方案,依据方案按部就班地开展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实行跟岗学习、结对帮扶,进行同课异构、磨课教研,举行学科命题比赛等活动,同时建立联管、联研、联考、联评工作机制。
谈及“协作区”,城阳街道第二中学校长陈长明深有感触。学校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紧缺,一名教师要代10多个班甚至全校的课。引入协作区后,有效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们只要提出需求,第三协作区的其他学校很快就会派来教师支援。“协作区教研的最大亮点在于,教师由‘学校人’变成‘学区人’,能够保证各学校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促进了优质师资合理流动。”莒县初中教研室主任来守菊说。一体化让首席学校的优质管理资源辐射到各协作学校,出现了联合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愿景。
“一个大家庭的发展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体化发展让我们成为一家人。”浮来小学宋校长对记者说。暑假前评估显示,该校在协作区各学校的帮助下勇夺全县农村小学第一名,同比前进5个名次。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与其自己前行,不如大家一起前进。”开展协作区教研的初衷就是推动全县中小学共同发展,但要想真正实现协作区内学校之间的“抱团”,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该县建立了捆绑评价制度,出台了《义务教育协作区教研共同体“捆绑式”评价办法》,对协作区的考核突出组织机构、保障措施、交流共享、教育质量、创新实践、档案管理等方面,细化为13个二级指标、29项考核要点,并对考核方式、考核步骤、表彰奖励等也作了明确规定。“‘捆绑式’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的模式,形成了融合优质资源、联合发展的格局。各协作区树立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思想,协作区内部的发展潜力、发展动能被进一步激活了。”莒县教研培训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崔维友认为。
随着评价机制的确立,各协作区立足课程融合做文章,着力构建协作共同体课程体系。首席学校积极引领各学校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地域文化相融合,校内、校外实践课程相结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协作区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校以社团制管理、走班式运作为主要模式,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第一协作区的“1+x”尚美课程,第四协作区的“6+n”乐真课程,第六协作区的“六艺”向善课程等,特色鲜明,深受学生喜爱。首席学校还利用CCtalk网络直播形式,把课程研发过程、教师课堂实施路径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分享给片区学校,为乡镇及村小教干教师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资源,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七个学校共享一堂课,在协作区各学校营造了教师爱钻研、学生爱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焦广良说。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是各协作区扎根本土开展教研交流活动的重要抓手。莒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刘相前向记者介绍,协作区以“磨课”和“同课异构”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研、讲、评、改等过程,着力打造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课异构活动中,安排1名城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与村小1名青年教师结对,同备一节课,在不同班级上课,通过教学效果的对比,倒逼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与教学模式的完善。同样,捆绑评价制度也促进了初中各协作区课堂的深度研讨,各协作区实行常态化课堂开放活动、跟岗学习、不同课型研讨、名师送教等形式,打造高校课堂,为协作区内其他学校的同学科教师提供示范,引领他们专业成长。
在莒县,“影子教师”跟岗培训模式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影响深远。浮来小学教师孙晓晨选择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荆卫娜为自己的榜样教师,每天从晨读开始,一直到下午下班,全天无缝隙地跟学。无论教态、教法、教学还是批改作业,都得到了荆卫娜手把手的指导。这使得刚毕业两年的孙晓晨在教学方面提升很快,课堂驾驭能力明显提高。
在宋国安眼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也是尊重出来的。开展协作,必须发挥校长的作用。为调动校长们的工作积极性,他提出了“校长第一位”的口号,要求加大校长办学自主权,减少各类检查评比次数,为校长“松绑”。数据显示,莒县教体局今年对学校的检查评比同比减少1/3。
“我们不仅把校长放在第一位,也把教师、学生放在第一位,在‘管得好’‘教得好’‘学得好’这3方面发力,推动了全县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据宋国安介绍,县委、县政府对协作区教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协作区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对捆绑式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不同乐器协作,才能奏响交响曲”
莒县在协作区教研工作中,一方面建立教学质量发展共同体,在校际合作机制、教师互助机制以及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解决好各学校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各学校立足校情,推动特色发展,呈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良好发展态势。
基于此认识,初中各协作区开展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交流活动,如: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学、校长等层面的论坛,不同课型的课例研讨,开展联考、联评活动,实现了全方位交流、合作、共享,达到了协同发展的目的。莒县初中不仅极力推行集体备课,各协作区的集体备课也是扎扎实实地开展。据来守菊介绍,协作区集体备课做到了县教研室、协作区、学校三级教研联动 全县共享优质备课资料及案例资源,实现了“教研引领、区域协作,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小学各协作区坚持以片为基、以师为要、以生为本,坚持共研、共享、共赢,突出研发课程、聚焦课堂、规范常规、培养习惯4项重点, 构建“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互动、合作、对话、思辨”的多元学习方式。
协作区内各学校虽然整体水平不一,但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亮点”,从课堂教学模式到优势学科教学,从校本课程研发到校园文化建设,都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在开放包容的氛围和互学互鉴过程中,每所学校既保持并发展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又吸纳了兄弟学校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本校发展注入了活力,协作区成为和而不同的发展共同体。小店初级中学探索的“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协作区其他学校的关注,协作区各学校组团到该校学习观摩,刘官庄初中甚至组团带学生到该校实地学习学生如何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是我们的成果,但不能成为我们的专利。好的东西只有大家分享了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小店初中校长殷会利说。
为打通村小及农村教学点合作教研的“最后一公里”,莒县专门建立起村小教研共同体,实施村小连片诊断教研,形成村小教育教学协同发展新格局。村小教研共同体建设立足村小教学实际,针对音体美教师缺乏、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落后、教育理念落地难等现实问题,通过观摩示范课等活动更新教师的观念。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开通云课堂,让村小学生与城里学校学生“同上一堂课”。
“教育改革没有尽头,我们一直在路上。” 宋国安说,协作区不仅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融合发展,更实现了“填谷”与“造峰”并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虽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的初心不能忘,那就是让更多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让每名学生都能度过最好的校园时光。”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