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球助力生命健康成长
——曲阜市时庄街道大庙小学足球队夺冠背后的故事
位于曲阜市时庄街道的大庙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全校仅有209名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该校拥有男、女两支足球队,并在各类大赛中频频夺冠。学校自2014年组建足球队至今,已先后获得曲阜市、济宁市校园足球比赛冠军,山东省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和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足球营比赛冠军。截至目前,该校已有3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恒大足球学校录取,1名学生被鲁能足球学校录取,4名学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三级运动员。
一所乡村小学的足球队为何能在强者众多的各项赛事中频频夺冠?日前,记者走进这所学校,探寻夺冠背后的故事。
足球融入生活,开启多彩人生
2014年,学校提出了“足球生活化”的发展理念,让足球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天清晨6点30分,朝晖洒落在乡间小道上,一位教师骑车而行,日日如此。他就是大庙小学体育教师冯晓。他每天带领学生雷打不动地训练3个小时,5年总共训练了5000多个小时。这是冯晓的坚守。
学校的足球社团常年保持在80余人,球员广泛分布在三至六年级。从一、二年级开始,学校就在日常游戏中发现足球人才,并有意识地进行培训。教师会有计划地带领他们观看球队对内、对外的足球比赛,每周安排一次随足球队练习的机会。周末,他们则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学校观看或参与足球队的活动。经过两年的培养,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就选拔小队员,纳入足球社团管理,开始进行日常训练。
学校将足球融入课程,开展“2+1课堂”,即2节体育课、1节特色足球课。每班每周安排一节“兴趣足球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率达90%。
同时,学校将足球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学校将足球当作玩具分发给学生,并精心编排花样繁多的足球游戏。开展“足球特色大课间”活动,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还将足球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规定如果学生的其他科目学习成绩达不到足球队的要求,即使踢球水平再高,球队也不接纳。对有志于加入足球队和已经加入足球队的学生,各班各科教师都给予特别关注,制定适合他们的辅导措施和作业设置,确保每名球员在“踢好球”的同时“学好习”。
刘云浩是一名留守儿童,在三年级梯队队员选拔时,虽然他踢得最好,但是因为学习成绩居班级下游,球队并没有接纳他。冯晓对他说:“你的学习成绩什么时候达到球队要求了,你才能练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刘云浩发奋学习,各科教师也给予他更多关注和帮助。后来,刘云浩加入足球队,并成为队长,在各项足球赛中多次获得“金靴奖”,还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学习成绩也稳居班级上游。2018年,刘云浩被北京体育大学足球运动学院录取。
此外,学校还举办“校园足球节”,开展班级赛、师生赛和家庭赛。其中,家庭赛每年开展两次,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组队,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家庭赛的举办让很多家长经常在家里与孩子一起踢球,提高了家长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热情,也促进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家长对孩子的理解。现在,每当学生外出比赛时,都有家长自愿随队服务,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
足球融入文化 ,生态足球促进生命成长
学校将足球融入“生态校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并组织编写了足球校本课程教材《生态足球》,编排了足球操,建设了“生态足球文化长廊”,打造了足球教育阵地,努力让每名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榜样、踢球有模样”。
学校逐渐明晰了“生态足球促进生命成长”的球队宗旨,以球塑德,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以球健体,促进学生练就强健体魄;以球促智,带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球队提出了“学好习、做好人、踢好球、做球星”的口号,在日积月累的训练、比赛中磨炼出“谦和友爱、团结拼搏、坚毅果敢”的足球精神。足球文化促进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张春昇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在三年级刚进入足球队时,他的身体瘦弱,经常生病,是卫生室的“常客”。而且,他的性格有点懦弱,不太喜欢与人交往。随队训练半年多,张春晟的身体明显壮实了,再也没有去过卫生室;性格也有了明显变化,变得越来越自信、坚毅。2017年,在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足球项目示范县足球赛决赛中,学校与对手战成2:2平,战况十分激烈。在最后几分钟,张春晟踢进制胜一球,帮助学校夺得冠军。赛后,他因在球场上的优异表现被恒大足球学校录取。
大庙小学的足球文化不仅促进了足球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助力学生不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