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让学生的心花悄然绽放 图片新闻 山里娃圆了足球梦 临沂市罗庄区汤庄实验幼儿园构建“沂蒙六艺”校本课程体系 安丘市体育中学快速提升办学水平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把握机遇 盘活资源 赛练结合

安丘市体育中学快速提升办学水平

□ 闫桂祥 鹿安莲

在2018年国际龙舟大赛上,刘海霞、王欣欣斩获两金;在2019年全国锦标赛上,刘小龙获得500米四人皮划艇赛项银牌……这些获奖选手都是安丘市体育中学的优秀毕业生。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优秀县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荣誉称号。一所业余体校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

他们用心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1987年,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安丘市体育运动学校应运而生。1996年8月,该校增挂“安丘市体育中学”的牌子,成为安丘市唯一的业余体校,也是一所融学习、训练、食宿为一体的市直国办初级中学。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不断进步,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理念,抓住时机,积极探索与实践业余体校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学校管理权几经变换。由原先隶属体委,到教委、体委共同办学,再到教体局直属管理,学校把握住每一次机遇,促进了硬件设施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管理上,实施了“四线”管理模式,即训练管理一条线、教导处管理一条线、总务后勤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一条线。四条线既有交叉又各负其责。在教育教学中,既突出专业训练,又重视文化学习。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办学质量,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从建校之初的几间平房、二十几名学生起步,到如今,学校已设置九大项目,拥有14支训练队伍,有优秀体育生150多名。无论办学规模还是竞赛成绩,都走在了潍坊市乃至山东省县级体校的前列。

他们精心盘活各类教育资源。学校选拔的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这成为学校发展的短板。面对难题,他们坚持“既突出专业又重视文化”的发展原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外,还开设了田径、举重、射击、舞蹈、民乐、表演等专业课程。每天,学生起床后是“早功早训”时间,上午4节、下午第一节和晚自习为文化课学习时间,下午后3节为专业训练时间。学校实现了科学有序的训练和管理。在课堂教学中,文化课教师实施了“小台阶、密步子”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高质量发展依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该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网络研修、校本教研等手段,提高专业教师、学科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聘请有专长的家长、志愿者、专业教练做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业务水平极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学生专业成长和文化课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

该校的在校生中,单亲家庭儿童、孤儿、残障儿童、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很多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将“人文德育渗透”放在首位,推出“诚实感恩、立德树人、规划人生”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为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学校与市里、省里的专业队以及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潍坊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将学生送往专业队、高等院校培训,增强受训学生的发展后劲。同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训练网点,将学生专业训练初始年龄提前,以有效保证生源数量与质量。他们还与安丘市职业中专联合办学,实现了师资、体育场地资源的互通共享。

赛练结合模式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学校通过与相关俱乐部联合的形式和赛练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跆拳道、乒乓球、武术等项目的培训,先后向国家、省、市运动队输送200多名高水平运动员,向高中输送体育特长生500多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