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溢满校园
——威海市实验小学师生阅读活动扫描
新颖别致的书架,舒适的座椅,琳琅满目的书籍……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或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在威海市实验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
为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该校向全体师生发出“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的倡议,鼓励他们爱读书、会读书、自觉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校建设“快乐养心书吧”,为师生提供免费阅读场所和优质书籍。充分利用走廊、楼梯拐角、校园长廊等空间,摆放书架,放置舒适的凳子,添置书籍,为师生打造读书空间。充分利用全校全网覆盖的优势,建立线上线下阅读交流平台,选拔推荐“读书推广达人”,发挥其辐射作用,从学科、师生、家校等不同层面开辟“读书圈”;充分利用每日“和美悦读群”打卡、每月“教师读书沙龙”分享、每学期“校园最美读书人物”“最美悦读坊主”评选,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分享读书体会,让师生充分享受读书带来的教育灵感和智慧。
学校开设阅读课程,促进读书活动课程化。开发“和美悦读”课程,助力师生快乐阅读,让阅读成为校园新时尚。学校围绕“在读书与教学间行走”主题读书活动,依托“学科专业素养”课程、“生命觉悟”课程、“儿童研究”课程,通过“读—思—行”三点一线的深度阅读模式,让读书更具实效性并使之常态化,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智慧库和助推器。
自从学校开设阅读课程以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阅读成为校园新时尚。通过课程建构、课程管理、校本教研,教师与学生走上了“共读、共伴、共研”的道路。学校开展以教科书为原点的“全科阅读”,创新“课内阅读体系化、课外阅读课程化”模式。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开发“创意读写”课程。创新阅读导读课、读写赏析课、读书汇报课、诗词创作课4种课外阅读模式,以经典名著、传统诗词、现代散文为载体,通过日课程(晨诵、午写、暮读)、月课程(阅读导读课、读写赏析课、读书汇报课、诗词创作课)、学期课程(文学艺术节、经典诵读赛),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数学阅读倡导学生运用标注符号对重要内容做记号,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分别从问题和条件入手,根据课外阅读清单,采用眉批、首批等形式注明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英语阅读则在丰富学生词汇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最终通过学科语言的解析与构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为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学校按照年有主题、季有重点、月有活动的思路,将读书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多元评价并行,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开发“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引导学生在读、品、悟、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学校建立促进学生“全科阅读”的评价体系,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考级等形式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在学期末进行“各学科阅读明星”的校级评选。
要想有喜欢读书的孩子,必须有喜欢读书的家长。学校动员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一起读书。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读书讲座,向家长推荐书籍、介绍阅读方法,促进亲子共读。三年级(6)班学生徐丰洋的妈妈说:“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改掉了爱玩手机的毛病,坚持每天陪伴孩子读书30分钟。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只要家长喜欢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并且给孩子推荐优秀书籍,就一定能让孩子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