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钢铁侠”
——山东交通学院信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掠影
“丁零”“丁零”……近日,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院长张广渊知道,这些电话多为“钢铁侠”而来。
“钢铁侠”是该院自主研发的轨道扣件智能装配机器人。学院以此项目为题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终斩获省赛金奖、国赛铜奖。
“这次获奖不仅是山东交通学院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来的新突破,也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收获。”张广渊总结道,“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多措并举,培育创新型人才。这次获奖大大提振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信心。”
“钢铁侠”在交汇处诞生
“同学们,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未来,我们真的能‘靠脸吃饭’吗?”课堂上,青年教师赵峰博士诙谐幽默的提问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谈自己的观点。这是一节普通的专业课,也是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的缩影。
该院注重抓“牛鼻子”,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个“牛鼻子”就是新兴技术的“融会贯通”。他们融“课内+课外”“必修+选修”“学校+企业”“授课+慕课”于一体,“分类别、递进式、全覆盖”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几年的持续改进,现在该院2/3以上的课程增设了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及相关知识点。
此外,该院打出“组合拳”,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学生需要的实验设施设备优先满足、优先支持、优先保障、优先解决,专业教师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学院实验室“全天候”“一站式”免费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及创业孵化服务。在这里,即便是午休时间,也会看到多个学生团队或进行实验,或检验产品,一派忙碌的景象。
不仅如此,学院还定期举办“创客沙龙”活动,及时发布创新创业政策,报道创新创业典型。辅导员、学生会组织、班级学生干部“三级联动”,积极架起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钢铁侠”在浇灌中成长
“合作愉快。大家一起来合影留念吧!”在日前“人工智能卓越计划智能硬件创新实验室”的授牌仪式上,热情洋溢的话语从学院会议室传来,现场50名学生手握崭新的开发板,眼里满是憧憬。
这些学生可不一般,他们是大一时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从近500名学生中遴选出来的,组建了人工智能“卓越计划”创新班。“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起卓越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张玉霞如数家珍,“卓越班大一进行通识教育,我们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课、kab创业培训、‘企业百家行’等教育活动,逐步试点‘创意—创新—创客—创业’螺旋式上升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
卓越班成立一年多来,有6名学生取得了所在班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17名学生进入所在班级的前五名,2名学生在山东省“互联网+”大赛中斩获金、银奖,其辐射带动作用突显。
“创新创业教育带动了我们的班风、学风,我们班是零挂科班级!”计算182班班长何乃鑫自豪地说。据张玉霞介绍,该院严抓考勤、请销假、学业预警三项制度,严抓课堂、宿舍、考场三个阵地,实施“班级磐石、学子领航、学涯规划”三大工程。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行为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一年来,5个班实现了“零挂科”。
“钢铁侠”在激励中腾飞
一子落,全盘活。该院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瓶颈”,把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着力打造“一体、两翼、三协同、四驱动、五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据了解,“一体”即以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两翼”即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三协同”即教学与科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与创业相协同;“四驱动”即以“通识教育带动、课程建设牵动、实践项目发动、科技赛事推动”;“五机制”即协调管理机制、选育培育机制、激励示范机制、指导帮扶机制、宣传推广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五位一体”新机制汇聚起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落地落实。
“机制创新破解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难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张广渊介绍,该院在2019年“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省赛特等奖1项,在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一金一银。近3年,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204项,在省级比赛中获奖739项,1500余名学生通过比赛得到锻炼。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