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恰是读书时
“人生在世百许年,忙忙碌碌哪曾闲?要使光阴不虚度,但让诗书日日餐。”这首拙朴的小诗,不是出自名人之手,亦非名言佳句,而是我信口说的。它虽然简单、直白,却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
古往今来,人们都是非常重视读书的。多少年来,“学而优则仕”一直是中国文人脱颖而出的不二出路,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尽管处在新时代的我们早已摒弃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但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能够明理的思想却一直深植于人心。
正因如此,几千年来,从我们的先人到我们的父母、长辈,都非常重视自己以及后代的读书问题。而且,这种重视不光发生在平常百姓家,也同样发生在达官贵人乃至帝王家。
譬如,我国历史上的帝王,大都从小有专门的老师。而这些帝王之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教他们学会读书、爱上读书和不断读书。读过名著《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家是非常看重贾宝玉读书的,尤其是贾宝玉之父贾政,更是对宝玉的读书情况分外关注,以致后来对贾宝玉不爱读书的行为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憎恶”。
而谈到读书,就不能不谈我国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这些伟大的作品,虽历经千秋而不磨灭,虽经风雨而永彰光华。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有许多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紧密相联的,或是在佳节时的吟咏之作。
除夕、春节和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北方最为重视的“三大节”。当然,它们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吟咏或感怀的对象。至今,关于除夕、春节和元宵节的诗词还清晰地出现于我的脑海中,带来了真切独特的感受和真诚而美好的祝福。这些作品总会带来情感的共鸣、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滋润。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明代文学家袁凯的这首《客中除夕》,诉说的是这样一个夜晚的经历和感受:远在客乡的他,在连年不断、无休无歇的战乱中,见不到亲人,只看见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归家的路途渺茫,遥遥无期……正所谓“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那样的夜色里、处境下、氛围中,他唯有在除夕之夜饮一杯避邪的柏叶酒来消愁,却不想这浓烈的酒啊,还是压不住思亲的眼泪万千行。
按照我国传统节日的排序,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翌日便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正因为除夕与春节相连,只隔一夜,所以,才有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一流传千古的名联。
除夕过后,即春节。提起春节,总会有一首名诗浮现在眼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人描写的正是春节时的景象,既写出了辞旧之景,也写出了迎新之喜,写出了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过完了春节,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由于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时又称夜为“宵”,所以就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而描写元宵节景况的名篇佳作更是灿如繁星,不胜枚举。
欧阳修曾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去年约会之人的相思和今日不见旧人的痛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句。短短几句便写出了元宵节满城灯火、游人狂欢的景象,也与下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哀怨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古人写就的有关佳节的名作浩如瀚海,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给我们树立了读书与写作的标杆。如今的我们,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享受着佳节假期的美好时光,我们更有理由、更有时间,也更有条件,在欢度佳节的时候,拿出一些时间来读读经典、读读诗词,真正让读书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文化传承。
真的,美好时光不虚度,佳节恰是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