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让“问题导学”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培育英语“学堂”的策略初探 沉到一线! 体育课后反思内容的探究 顺应孩子天性 回归教育本源 用心呵护 静待花开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学方法】

让“问题导学”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 济南甸柳一中 袁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激活学生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抓手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师智慧的体现,是利用课堂主阵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由浅表性学习向深度学习的递进。

“引蛇出洞法”。“问题导学”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课前有目标地读书。教师可根据课标设计课前的预习任务或课后的巩固作业,利用“导学案”或“小试卷”的形式,进行5分钟快速检测,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快速扫描”,找到疑难或模糊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讨论,提高“靶式学习”的精准度。或者,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检测情况,罗列出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目标和教案。在学生有问题处多下功夫,在学生易掌握处一带而过;对学生能自主学会的知识略讲,对难点、重点知识详讲、精讲。详略得当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更删掉了课堂费时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能自学的双基内容采取组内“兵教兵”的方式,重难点内容由教师点拨精讲,实现精准的“靶式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的疑惑在适合的范围内得到解决,达到人人能学会、课课排疑点、堂堂有收获的目的。在巩固基础知识后,再把重难点放在不同情境中,反复考查一个或类似的概念、定义,使学生在多角度操练中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问题设置力求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适当的比例,满足“吃不饱”和“吃不了”学生的差异,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引蛇”就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激情法,通过情境或游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动手操作、悬疑推理等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设错法,故意设置几处错误点,让学生在竞赛中快速找出并说明原因,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反思其中的陷阱,等等。

“留白悬念法”。“留白式”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要讲得留有余地和思考的时间、空间,有激活学生求知欲的导入,有打开学生思维的启发,有“浅尝辄止”的点拨,有“梯级纵深”的诱导。因此,教师为启发思维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要循序渐进,避免学生因觉得“不对口味”而变得厌学。教师设置的切入点应注意每名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差异性,找准启发思维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使其能够“跳一跳,摘桃子”。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同时,创设超越学生知识的空白,给其跳跃提供前进的空间,引导学生实验求证或查阅资料,以此佐证,也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因此,教师不仅要把知识讲深讲透,更要帮助学生突破教材的条条框框,使其在思考中悟出内涵,在训练中学以致用。仅单纯地让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比着葫芦画瓢只会对基础薄弱或理解慢的学生有效;唯有教学中有进阶问题供各层次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抛砖引玉法”或“以点带面法”。在课堂导入阶段或知识呈现阶段,教师可设置障碍、陷阱,或用知识竞赛、问题辩论、学科游戏等引导学生乐学。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自学时学会列任务清单和对信息进行提炼。导学案要配套检测题,预习提纲要以“双基”为主,可以是书上例题或把例题拆成若干个小题,要有加深、加宽的“一拖三”的变式题。在读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重点知识整理在预习本上,把好的见解、一题多解的方法和新生成的问题写在空白处,这是把书“读厚”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时,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动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给精力不集中的学生以提示,对优秀生分配新任务,并及时给予评价;要让学生在小组中“把会的知识说出来,把懂的知识做出来”,真正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人与文本间、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认知探究的过程,理解与联系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堂流程为:复习巩固旧知,预习导入新知,解读课时目标——读书自学;完成预习提纲——对学、群学合作解疑;讨论生成新知——展示解决疑难,理解识记双基,训练消化提升——达标检测,整理反思(问、找、学、导、解、练、点、测)。如果是复习阶段,可起到巩固旧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如果是新授课,可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杂症”进行精准的“靶式教学”。课前小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模糊处,便于集中精力重点听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生成新问题。下课前5分钟进行“当堂检测”,寻找问题解决的契合度和覆盖面。让学生在课后做作业时再关注自己的问题,在“找疑——解疑——生疑——再解疑”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师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决定着为学生搭建的知识平台的高度和知识视野的拓展度,把书作为工具用“活”,让每名学生有收获和提高是教学的目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