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战“疫”生动教材
青岛理工大学“云端思政大课”开讲
“疫情是一次大考,更是一堂人生大课,引发了每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3月1日,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华章琳教授在“云端”开讲,为师生讲授《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勇气与信仰》一课。
“谁是疫情防控中最勇敢的人?我们终将取得战‘疫’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源自哪里?勇敢的我们将往何处去?”华章琳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援引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生动鲜活的战“疫”案例和人物故事,全方位、多角度为师生阐释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的中国力量,引导大家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心,为师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提供了思想力量和价值指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校充分发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育人元素和生动素材,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倾力打造具备深刻思想内涵、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思政大课”,讲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师生凝聚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
谋篇布局,落子有声。当前,青岛理工大学正在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云端”上的这堂思政课在师生中引起了广泛共鸣。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龙在录制《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片花时,将其中的三句话改成了“掌握热功转换基本原理,弘扬正能量,开启工程热力美学发现之旅”。刘龙说:“工程热力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涉及很多热量变成功量的循环。以朗肯循环为例,锅炉内部的水受热蒸发,才能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然后推动汽轮机做功;水受热蒸发是一个蓄能的过程,而推动汽轮机做功是一个做功的过程。”他又说:“每个人都应该充满正能量,并把这些正能量转换为前进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多做有用功,而少做无用功。面对疫情,如果每个人都多做一点有用功,形成合力,那么必将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商学院辅导员薛诚表示,“云端”上的思政课让他深有感触、倍受鼓舞。“思政课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刻的人文思辨,我从中获得了勇气与信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与同事们一起,以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教育引导学生齐心协力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我会用不同方式告诉我的学生们: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必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我们有着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师生一心联防联控,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会取得最终的、完全的胜利。”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学生陈晓晨表示:“疫情让我对‘勇敢’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没有人生而无畏,只是有人选择了勇敢。奔波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和坚守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在疫情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勇敢前进,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挺起了坚强的中国脊梁。他们的壮举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刘本宽深有感触地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对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堂人生教育大课。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个个‘逆行者’、一个个平凡人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他们就像一束光、一盏灯,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出无望、恐惧、迷茫和偏见。一位哲人说:‘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