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流行,慢阻肺患者须加强预防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人类死亡原因排序,艾滋病与慢阻肺是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肺部感染之后的排序第四位的疾病。
令慢阻肺患者可能雪上加霜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之时,肺部更容易受到感染。这是因为慢阻肺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与正常人相比,慢阻肺患者受损、脆弱的呼吸道黏膜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以及受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诱发急性加重,进而影响全身免疫系统,甚至引发死亡。
早春的气温忽高忽低,是慢阻肺容易发病的季节。这是由于早春时节,气候多变,呼吸道传染病容易爆发流行所致。同时,一些慢阻肺患者也常因疏于保养而导致病情急性发作。如果因此而必须去医院,就会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因此,慢阻肺患者预防新冠肺炎,首先要注意慢阻肺本身疾病的防治。
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对慢阻肺患者来说,首先要做好的是保暖工作。中医认为,初春时分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生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因此,初春时节不宜穿得过于单薄。更何况,“春捂秋冻”强调春天应该“捂一捂”。初春还是感冒流行时节,慢阻肺患者应当尽量避免与外人接触,以阻断因流感而诱发慢阻肺病情加重以及感染新冠肺炎的途径。
在生活饮食上,慢阻肺患者应多摄入蛋白质,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另外,老年慢阻肺患者食欲和消化功能差,宜少食多餐。
在当前新冠肺炎警报尚未解除之时,慢阻肺患者更应当避免出门。这样可极大降低与病毒直接接触的机会。
当新冠肺炎警报解除,人们可以自由到户外活动后,对花粉过敏的慢阻肺患者应避免到花粉多的地方活动,家中不要养花种草。如无法完全避免接触,可戴口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抗过敏药。
慢阻肺患者一旦出现咽痛、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咳黄脓痰,气急加重伴喘鸣,发热等症状时,可能是病情发作,可根据既往病史服用家里存放的老慢支治疗药物,但如果用药三天不缓解或症状特别严重时,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就诊后,避免在医院长时间等待。
但是,如果慢阻肺患者只是需要增配常用药物,就应根据钟南山院士的建议,近期尽量不要去医院开药。如果家中没药了,最好让年轻的儿女代劳。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此段时间更应该注意这一点。独居的慢阻肺老年患者,如果需要去医院或者其他地方,可以请求居委会工作人员予以帮助。
无论是早春还是其他季节,预防慢阻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氢氰酸等,可作用于自主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吸烟还会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及纤毛,使支气管黏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并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一旦发生慢阻肺,应及早到医院诊治。急性加重期的治疗除了用抗生素,还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氧疗、机械通气等措施;稳定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结合戒烟、锻炼、营养支持等措施。
慢阻肺患者在疗养期间,应积极排痰。办法是:
1.咳嗽。通过咳嗽,可以排出痰液,对于不能使用可待因等镇咳药者,可以使用必嗽平等祛痰药。
2.湿化呼吸道。多饮水,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的液体摄入量,干旱季节室内的湿度不低于60%。
3.翻身合拍背。长期卧床病人定期翻身有利于痰液排出,拍背应与咳嗽相结合;帮助拍背者须掌握正确方法,放松手腕,均匀叩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