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传承贤相文化 培育“少年君子” 慧美双驱 文化育人 高三学生开学啦 愿世界对你温柔以待(上)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教育随笔】

愿世界对你温柔以待(上)

□ 陈桂珍

李成是这届学生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在他身上,我再一次感受到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再一次感受到为人师者不容推卸的沉甸甸的责任。

迟到的表扬

开学第一天,把孩子们送出校园,我习惯性地回到教室又转了一圈,把课桌凳再整一整。孩子们的习惯很好,整个教室干干净净,凳子都被排列整齐,并推到桌子下边。我扫视了一遍,正要转身,突然发现有个座位下刺目地躺着三个雪白的大纸团!很明显,这是打扫完卫生,放学的时候才有人扔下的。我审视了一番,没有动这三个纸团。我想:明天,还是请它们的主人来“认领”吧!

第二天早上,一走进教室,我的目光就先望向桌下有纸团的位置。孩子们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那个位置还空着。小班长告诉我:“老师,那是李成的位置。”然后又不满地说,“他天天迟到,给咱班扣分。”我想起了交班时,原班主任向我介绍的李成的情况——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刚出生三个月,母亲便自杀身亡;父亲精神不好,犯起病来六亲不认,经常对自己的父母非打即骂。因为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可是老人行动不便,所以李成几乎天天迟到。

果然,早读已经过去了快10分钟,李成才背着大书包蔫头耷脑地站在教室门口。我点点头,让他进来,早读继续。剩下的十几分钟,李成和大家一起读书,坐姿很端正。我走到他身边,指指他脚下。他先是一愣,然后就看到了纸团,白白的小脸一下子红透了。这一瞬间的表情让我知道,这是一个有自尊、要面子的孩子。我俯身到他耳边,小声说:“捡起来吧!老师相信,你一定是不小心弄掉的。我觉得,你会是个非常讲卫生的好孩子。”李成的小脸更红了。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没有吱声。

这一天,我注意观察他,他很仔细,连橡皮屑都小心地兜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一直到下午放学,他的位置都特别干净,竟然连一丝尘土都没有!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很懂得要好、可塑性很强的孩子。一点鼓励、一个肯定,这孩子都会记在心里,成为他转变的动力。

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了李成。我说:“同学们,李成同学就连一点儿橡皮屑都小心地倒到垃圾桶里去。他这样维护咱们的集体荣誉,爱护班级卫生,同学们要向他学习!”李成羞红了脸,一直没好意思把头抬起来。但我分明看到,孩子红彤彤的脸蛋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我知道,这一个表扬,他等得太久、太久了。我们真的欠下了孩子们太多、太多的欣赏和激励。

后来,李成的爷爷告诉我,那天,孩子回家后特别高兴,说我是第一个这样温柔地跟他说话、表扬他的人,他觉得就像妈妈一样。老人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我心里也酸酸的。孩子在一个充满了恐惧、极度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神情抑郁,充满了自卑,苍白的小脸上几乎整天不见笑容。在他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一分关怀、一分温情的呵护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下午放了学,孩子们站队时,李成总会拿着垃圾桶在教室里走一圈,自觉捡拾完孩子们不小心丢下的纸屑,然后才默默地站到队伍的最后边去。每当我用鼓励的目光看向他时,他总是羞红了脸腼腆地一笑。

“陈老师,谢谢您”

李成的成绩很差,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家庭作业几乎每天都不完成。问他的时候,他只是低着头,红着脸,什么都不说。我苦口婆心地和他聊过之后,他偶尔完成一两次,便又故态复萌。单靠我的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他的习惯有些困难。放学送路队时,我又和他的爷爷聊了聊。

一聊起孙子,老人家就又落泪了,脸上每一道皱纹里都烙印着愁苦。老人告诉我,李成的爸爸经常犯病,有时是大吵大闹,摔盘子打碗;有时甚至动手打人。老人给我看他额头上的疤痕,说,这是儿子硬把他的头摁到墙上磕的。老人抹着眼角的泪,无奈地说:“就是苦了孙子!他天天受惊吓,在家里根本没有办法安心写作业。”老人的话让我格外心疼。我决定把李成留下来,每天让他在学校写完作业再回家。

孩子很乖、很懂事。第一次留下来时,等我送路队回来,他已经把教室里的桌凳全部整理了一遍。我告诉他:“你只管写作业就好,教室由老师来整理。”他看看我,只是羞涩地笑。那晚,写完作业,爷爷来接他时,他背起小书包,回转身来,脸上绽开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挥着手,甜甜地对我大声喊道:“陈老师再见!”这是开学一个多月以来,我第一次看到孩子如此明媚的笑容,第一次听到孩子如此清脆动听的声音!那一刻,眼泪涌满了我的眼眶。我忍住泪水,也挥着手,大声对着祖孙俩喊:“再见!”在这个薄暮初上的傍晚,这幅动人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心里。

每一次,孩子回家时,我都会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有时是一个小点心、一个水果,有时是一本本子、一支笔。他总会拿在手里欣喜地看来看去。平安夜那天,我给了他一个又大又红、包装精美的苹果,孩子立刻说:“陈老师,回家后,我要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吃!”脸上的表情幸福极了。孩子那么容易满足,让我很心疼。

这个冬天特别冷,连续几天下大雪,路面都结了冰。孩子写完作业,天已经完全黑了。窗外的雪花在灯光的映射下泛着银白的光,孤寂地洒遍大地。那是个周五,天气不好,一放学,老师们都急忙回家过周末了。孩子的爷爷站在幽深、寂静的楼道里,看着我,眼睛里已盈满了泪水。老人说:“陈老师,整个教学楼就剩你一个人了,你又是个女同志,该多害怕啊!都是为了俺的孙子……”老人哽咽着伸伸手,想握握我的手,又不好意思地缩回去。我笑着安慰他,挥手和孩子说“再见”,目送祖孙俩一老一小互相搀扶着拐过楼道的转角。我刚要转身回办公室时,发现孩子小小的身影又出现在拐角处。他大声喊了一句:“陈老师,谢谢您!”然后远远地朝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下楼去了。

我愣在了当地,心里涌起无限感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站在窗前,看着羸弱单薄的祖孙俩相携着走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我心中唯有深深的祈愿与祝福。俗世凉薄,因为有善,才有温暖。我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有更多的人对这可怜的祖孙俩温柔以待。

爱和善意

李成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渐渐有了改变。当他有些胆怯地回答问题时,很少有同学再流露出瞧不起的神情了。李成彻底“树立形象”是在一次作文课上。

最初,李成的作文就只有应付的几行字。我一直以为是因为他懒惰再加上表达能力差所致。直到有一次,我们阅读完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孩子们谈感受的时候,李成怯怯地举起了手。我赶忙喊了他,没想到,他居然说得非常好!虽然声音比较小,但他不仅用准确的语言概括了短文中表达的父子亲情,父亲为儿子所做的无怨无悔的牺牲,还揭示了社会的偏见对盲人父亲带来的伤害。孩子词汇的丰富、情感的细腻、心地的善良震撼了我的心,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掌来。李成笑了,坐下时,甚至还悄悄地向四周瞟了一眼。他终于有勇气面对他人投向自己的目光。这些目光里饱含着大家发自内心的赞赏和鼓励!

傍晚,在他写作业时,我又一次夸奖了他。他很高兴,告诉我,平时,爷爷奶奶没有钱给他买书看,他就翻家里的一本字典,从里边学到了很多词语。他有些羞赧地说:“老师,字典都被我翻烂了!”我既惊讶又心疼,摸了摸他的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出生的不同就已经决定了命运的不同。我们无力去和既成的事实抗争,但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未来。这是每一位师者应该为孩子们做出的最好的帮助和引领。《摆渡人》中有句话:“我知道我不是他的明天,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他送到彼岸。”我们都努力把孩子送往那春暖花开的彼岸了吗?

第二天,我给李成带去了两本书,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高尔基的《童年》。孩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满脸的惊喜,眼睛里闪着光。他羞红着脸对我说:“谢谢老师!”我说:“这两本书送给你了,你好好看。看完了,老师再送给你新的!”又叮嘱他,“作文可一定要好好写啊,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他爱不释手地翻着书,随口说道:“我会写啊!老师,我会写作文的!”

这孩子果然没说大话。周三的作文课上,他当堂就完成了作文。虽然内容很简短,不到300字,但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情感真实动人。我在班里朗读了这篇短文。带着激动的情感,我朗读得声情并茂。孩子们都被感动了,他们再一次把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个三个月就失去了母亲、从来不懂得母爱为何物的苦孩子!李成激动得哭了,泪珠大颗大颗地从他脸上滚落下来。然后,他趴在了桌子上,不停耸动着双肩,压抑不住的呜咽声把空气都搅碎了。孩子们沉默了。他们朝夕相处了五年,或许从来不知道,日常那些无意间的冷漠与偏见曾经给李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也从来不曾想到,他们的真诚鼓励、真心接纳给了李成怎样巨大的温暖。我相信,这种温暖,会一直持续下去,会驻足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温暖他的一生。

世间唯爱和善意最珍贵,这是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最温暖的理由。但是,能悟到它的真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能够真正懂得。

《陪伴你一程 温暖你一生》(20)

作者介绍:

陈桂珍,市特级教师,山东省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山东省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山东省吟诵普查省直采录组成员,山东省写作协会会员,期刊《新锐作文》特约撰稿人,如意盘扣非遗传承人;长期工作在小学语文和传统文化教学第一线,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有四十多篇散文、通讯报道、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小学语文》《山东教育》《读者》等报刊发表;编著有《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唐诗》《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宋词》《古籍里的中国故事》以及《知行合小古文阅读特训》(四册)等书籍。其新著——教育教学随笔《陪伴你一程 温暖你一生》对班级管理、家庭教育、阅读指导、学困生转化、古诗词吟诵、非遗传承等多有涉及,给读者启示良多。热心公益,做《古典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走近诗仙李白》等讲座多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