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常沾阳春水 双脚时带泥土香
——临朐县兴安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侧记
“今天的菜好吃吗?”50多岁的食堂熊师傅摸了摸四年级学生韩明喆的小平头,弯腰问道。“白菜是我们自己种的,蘑菇是我们自己采的,当然好吃了。这些东西比我妈做的都好吃!”“这小子真会说话!”熊师傅乐呵呵地走进了厨房。
看着剩饭桶中仅有的一点汤汁,听着一老一少的对话,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校长马学军面含笑意,更加坚定了继续上好劳动课、深化学校劳动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孩子早已不同于过去
“兴安小学在城乡接合部,学生家里都有庄稼地,应该不缺劳动实践机会。学校为何还把劳动课看得这么重?”“你说的那是上世纪的农村学生,现在的农村孩子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了。”记者的一句疑问让马学军打开了话匣子。
马学军介绍说,该校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现在超过60%的农村学生五谷不分,超过80%的从未到过田间参加劳动。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洗过衣服,没叠过被子,不会用笤帚扫地。可以说,过去农村孩子身上的优势现在全没了,而现在城里孩子的优势,他们也基本上没有。“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评价现在的大部分农村孩子,一点儿都不为过。我们如果不及时转变教育策略,就是对他们不负责任!”说到关键处,马学军有些激动。
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从2017年开始,马学军就带领教师们陆续把校园边角三大块5亩多空地改造成了花果园、蔬菜园和庄稼园。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学校还特意在校园东北角建起了一个冬暖式大棚,每到合适的季节,就组织师生在棚里种上蘑菇。“孩子们一天天记录着棚里的温度和湿度,看着蘑菇出苞、长大,再亲手采下来送到食堂,最后端上自己的餐桌,那种成就感远胜于考试得满分!”说到学生的变化,马学军一脸自豪。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只是体验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延迟了开学,却没有延迟校园的花期。4月上旬的一个周末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兴安小学。
沐浴着煦暖的阳光,徜徉在学校的花果园里。微风中,探春、连翘、榆叶梅、梨花、桃花、海棠等各色花朵或仰面吐芳,或点头致意,似乎期待着师生们前来欣赏……“这个花果园是老师们带领学生一起栽植、共同管理的,园内各类花草和果树有60多个品种300多株。”马学军说,“这里也是学生最喜欢来的地方。每到大课间,学生们或前来浇水、施肥、灭虫,或前来观察、记录、搞探究。美术社团的学生更是把这里当成写生基地,经常来临摹写生。”旁边正在修剪花木的美术教师宋明良插话说:“这个园子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劳动基地,更是孩子们陶冶情操的美育基地——‘劳动者最美’就是我们经常安排学生用画笔表现的一个主题。”
校园东南部是庄稼园和菜园,七八名教师正挥动锨和镐整理土地,阵阵新鲜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教师们打算在庄稼园里栽种红薯、玉米、花生、土豆等农作物;在菜园周边种南瓜、葫芦等藤蔓植物,畦子里根据时令种植各种应季蔬菜。“我们自己生产的这些纯绿色瓜果和蔬菜,每年能满足学校食堂三分之一的需求呢!”学校总务主任赵现营介绍道。
我说:“都啥年代了,你们还手工整地!咋不用机器呢?”“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的目的是教育,不是勤工俭学。”我的质疑被马学军笑着怼了回来,“若不是因疫情不能开学,现在这些活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干的。我们的劳动教育可不只是让学生体验一下就完事儿,而是让他们下真力气!因此,所有的农具都是最传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喘粗气、出大汗,锻炼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
“马校长说得没错,自己出力得来的东西才值得珍惜!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稍加引导,学生就学会了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食堂里干净的剩饭桶就是最好的证明。”思品课教师孟祥民接上了话头。
看我们聊得欢,科学课教师赵宪海干脆放下手中的活儿说道:“还不止这些。每一种传统农具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作为农村学校教师,我们既要教会学生仰望星空,也不能让他们忘了本。是不是?”你一言、我一语,教师们站在各自学科教育的角度发表着观点——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德育、美育结合。这不正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相契合吗?
劳动教育的关键是评价
“真干活,下真力气!你们怎么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呢?尤其在‘唯分数、唯成绩’观念的影响下,家长认可这种做法吗?”来到校长办公室,记者把这个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抛了出来。
“这正是关键所在。实践告诉我们,要真正做好劳动教育这篇文章,评价是关键。”马学军说,该校从去年每周开设两节劳动课以来,就将劳动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项目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含劳动课堂表现、劳动技能掌握、校园志愿劳动服务、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表现等,评价主体包括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班主任评价,评价过程分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评价结果及指导建议存入个人成长档案。一段时期内,每一名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成长过程都一目了然。
“评价的目的,除了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外,更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不断取得进步。”该校德育室主任贺志勇说,“我们把评选‘三好学生’的标准严格定位在品德好、学习好、劳动好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我们相信,只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向着这三个方面发展,他们长大成人后就一定差不了!”
“家长们确实非常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但当他们看到孩子在家里变得更勤劳、更懂事儿的时候,一样会从内心感到高兴。”马学军坦言,“我们就是让基本失去劳动锻炼机会的孩子不仅要搞好学习,更要‘十指常沾阳春水,双脚时带泥土香’,进而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养成艰苦朴素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