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山东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济南大学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威海市文登区泽头中学建设校园“信用共同体” 图片新闻 齐鲁师范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 “暖心”服务让学生安心复学 诸城第一初中助复学学生心理“复位” 村小王老师的“最后”一节网课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村小王老师的“最后”一节网课

□ 通讯员 尚峰  翟斌 徐美刚

“同学们,下周一就要开学了。这是我们的最后一节网课。下面,我们学习……”沂源县东里镇福禄坪小学数学教师王为渠正在认真地给学生上开学前的最后一节网课。

今年58岁的王为渠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年春天,自己这个快退休的老教师竟然成为一名“网络主播”。 近几年才学会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备的他,自认为在老教师中是一个信息化高手。但是当他听到“网课”“钉钉”这些新鲜的名词时,心里还是没底。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了钉钉和网课操作培训。在学习的时候,他明明觉得没问题,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感到一头雾水。

网课直播不是把县教研室录制的讲课视频推送到班级群里这么简单,真正的网课还得自己讲。王为渠硬着头皮尝试,第一节课讲了半天,却被告知进错群了;第二节课竟然上了将近两个小时,原因是他忘记了讲完课后还要点击一下才能结束直播。新鲜感被挫败感取代,他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当时,我心里那个着急就别提了!丢人,咱不怕;开不了直播就没法上课,给孩子耽误了课,那可是天大的事。”王为渠告诉记者。

素来认真负责的王为渠想到毕业班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与初中衔接的重要阶段,如果学生没有学好这个学期的课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网络直播,不能耽误学生学习。他说:“年轻教师能行,我这快退休的人也不能落下。”

因家里的电脑没有摄像头,无法跟学生互动,他就向年轻教师请教,在手机上安装钉钉APP,尝试用手机直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摸索、尝试,他终于能顺利地开直播课了。

能够熟练操作之后,他这个老教师又遇到了新问题。原来,在直播时,他一只手拿手机,一只手拿笔讲课,时间一长,手就发抖;一节课下来,手酸肩疼;到最后,屏幕抖动得很厉害,以致影响了教学效果。他灵机一动,找来废纸盒,把手机放在上面,再用石头把手机一端压住。这就好比制作了一个简易手机架,彻底解决了画面不稳定的问题。

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中,他由紧张、茫然变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随着网课直播渐入佳境,学生们逐步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个“网络主播”。

“在直播课上,王老师就像站在我身边给我讲一样。虽然疫情阻止我们到学校上课,但是这一学期的课,我们一节也没落下。”五年级学生孟嘉慧说。

在给学生讲《圆的面积》一课时,由于他的家里没有教具,而且当时正好封村,他出不去门,自己又不会制作课件,因此他就自己动手,用纸片剪切、拼接制作出圆面积推导模型。为解决数学直播课无法板书的问题,他在课前把板书内容写在卡纸上,在上课时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

发通知、批作业、单独连线辅导学生、开视频会议,从网课“小白”到直播“高手”,他实现了华丽转身。

沂源县教体局副局长杨树锋介绍说,疫情期间,沂源县精心组织义务教育段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录制了1600余节电教课,并进行网络直播。全县3660名网课教师在线答疑解惑,“空中课堂”连接起5万余个家庭的孩子,“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进一步得到落实。也正是有了无数像王为渠一样默默奉献和负重前行的教师,才使学生们没有因疫情而停止学习成长的脚步。

山村小学迎来了全面复学,王为渠和同事们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

家长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这个抗击疫情的春天里,一位58岁的山区老教师用笨拙、朴素的方法顺利完成了线上教学任务,给大山深处的学生送去了阳光和温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