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霞的脱贫攻坚“三部曲”
在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后毕村“上果下渔”产业示范园里,成行成排的果树苗吐新露绿,池塘里的毛蟹、龙虾正游得欢畅……这就是该区教体局下派到后毕村的第一书记秦月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斗,唱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部曲”结出的累累硕果。
打铁还须自身硬
2019年,秦月霞被组织下派到后毕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体育战线上的“老兵”,她的倔强性格、坚强意志、不服输精神,在这个228户人家的小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刚进村铺开摊子,她就发现有几名党员不买她的账,有的村民也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第一次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开“诸葛亮会”就愣是凑不齐人,第一个领导班子会议也不欢而散。电话、微信通知他们,可是他们根本不搭这个茬。村里的事务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面对如此境况,秦月霞没有气馁,非要弄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她挨家挨户拜访老乡,精准把脉,找到解决的处方。跟梳理乱麻一样,从头到根一捋到底。症结找到了:村班子成员“该敲的锣不敲,该打的鼓不打”。党员队伍散乱无序,村民更是一盘散沙,个别村民把上访当成了家常便饭。人心散了,还能拢得起来吗?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秦月霞天天盯在村里,大事、小事都带头干。串门遇到卧床不起的老大娘,她就烧水做饭,把饭端到炕前。村民马炳信的院落该整修了,她主动帮忙。她成了16户困难村民的知心人。鉴于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不规范,她决定完善规章制度,不管是谁都得严格执行。一段时间过后,班子成员之间的隔阂不见了,很多人愿意到村大院里找她唠叨“鸡毛蒜皮”的小事。
“钢班子”带出“铁队伍”
“党员,不只是坐在屋里学文件,还要到劳动基地跟村民一同种树、浇水、施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干部、党员主动捐款5000多元用于疫情防控。党员队伍好起来了,群众也有精神头了。”秦月霞信心满满地说道。
后毕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干事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实现逆袭呢?秦月霞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治“软弱” 。年初,六合街道专门扶持该村,鼎力帮扶该村产业发展。投资943万元实施1.55万亩标准农田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泵站1座、移动泵站2座,疏浚沟渠5条,硬化混凝土路3条,平整田间道路4条,改造桥梁8座。同时,秦月霞带领群众整合土地、水面3000余亩,建设林果种植示范区1500亩,淡水养殖区1000亩,带动周边村民520多户,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项目投产后,带动了运输、包装、贮藏、加工、饮食和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土地高效利用的“上果下渔”发展之路,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双赢。
土坷垃里刨出“金蛋蛋”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村里有16个贫困户,党支部鼓励他们以土地入股,到时候获得分红。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我们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赚钱的机会。”秦月霞来到村里,依靠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一齐奔小康。“不愁卖!我们的果子是最新品种。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已经和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等到果子成熟,运到集团超市里销售。至于虾、蟹,光是本地大型超市的订单就供不应求。你瞧,村里还利用帮扶的产业投资建了一处培训中心,方便对村民进行储藏技术培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秦月霞说。“咱们还可以在空地上种满油菜花,发展田园一体化,吸引附近居民开展近郊游。”村支书刘增光乐呵呵地说道。
目前,在秦月霞的努力下,帮扶单位政治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群众能动性等要素交织融合、优势叠加互补,形成了聚合裂变效应,把“软弱涣散村”打造成了“产业先锋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