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让教材更“丰满”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语文教材,一个学期二三十篇课文,薄薄的一本书。如果仅仅就教材教教材,学生所得必然甚少。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加强语文素养的一个范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依托这个“例子”想开去。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解读,准确把握文本内涵,精选相关材料,把教材读透,把文本读“厚”,让教学内容更“丰满”,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才能达到丰富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了解作者生平,把教材读“准”
五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节选的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大家对这一段文本的解读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不少教师教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往往停留在让学生体会万物生长的自由,感受作者萧红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的层次。其实,这段文字背后,还隐藏着萧红于绝境中的无奈和深切的渴望。
萧红仅仅活到31岁,她在短暂的一生中颠沛流离,先后在哈尔滨、上海、日本东京、北京、武汉、西安、重庆、香港等地流亡写作。她的一生中出现过5个男人,经历过3次婚恋,两次痛失爱子,既没有甜蜜的爱情,更没有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萧红的一生,是不屈抗争的一生,但这“不服输”“不甘心”的抗争终究没能改变她悲惨的命运。“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冷眼……身先死,不甘,不甘。”1942年,31岁的萧红在香港受尽病痛折磨,留下此绝笔书,凄然离世。
萧红写《呼兰河传》是在失去第二个孩子之后,这部小说是她在现实生活陷入极度困惑和迷茫时写下的文字。孤苦无依、濒临绝望的她企图用童年生活的回忆唤回一缕情感和精神上的希冀与慰藉。关于童年生活的描摹,每一句欢快的文字背后,其实都蕴含着现实生活的无限悲哀。想上学就能上学,想不结婚就能不结婚,想和谁相爱就和谁相爱……她多么渴望拥有这样的权利和自由。而在萧红短暂的一生中,能自由自在地追求,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决定自己的生长,可以决定自己飞翔的方向,又是多么难以实现的奢望。这些常人可拥有的一切,对身世坎坷的萧红来说,只能寄托于一朵花、一个虫、一只蝴蝶。走进萧红悲惨的一生,感受萧红内心的绝望与希冀,再回头读这段充溢着无限希望的文字,会感到阳光下这繁盛的一切是如此的虚幻。萧红对无限自由、幸福的童年的尽情渲染,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残酷无情。她对幸福的满心渴望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去实现。
文本解读,最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走进作者的生平,洞悉作者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会激发起学生更多的阅读兴趣,让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获得更加广阔、丰富的文学体验。
二、走进创作情境,把教材读“透”
记得自己当年读小学时,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老师简单讲解过诗意,便让我们背诵。我虽然把诗句背得滚瓜烂熟,但始终不明白:千里冰封,老翁究竟在“钓”什么?他因何“独”钓?等自己当了教师,为了讲授这一课而去解读文本时,我重点研读了柳宗元创作这首五言绝句时的背景,回头再读《江雪》,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被这寥寥20字展现的苍茫意境、蕴含的文人风骨深深折服。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初到永州,无官舍可住,他只得寄居在破败的寺庙里。人地生疏,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再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柳宗元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百病所集”,内外交困,但他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专注于著书立说,著述颇丰。为寄情遣怀,他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山石草木间,抒写内心的孤苦寂寞,寄托爱民爱国的情怀。其《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这首《江雪》也写于被贬永州期间。
了解了柳宗元当时的创作背景,再读《江雪》,这短短20字的五言绝句,陡然间变得无比丰厚、沉重、沧桑,句句峭拔,字字风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获罪被贬,孤身无友,处境艰难,如同独钓“寒江雪”;身在江湖,心系庙堂,依然坚守高洁的情操,所以“独钓”寒江雪。“境由心生”,柳宗元并不一定真的在冰天雪地的寒江之上垂钓,他借此意境想要表达的是内心的坚守、执着,是厚重悲悯的爱民之情、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通过对诗人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再通过拓展、诵读,让学生感悟、领会诗句内涵,这荡涤心灵的《江雪》和寒江独钓的渔翁,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成为他们精神的航标。
三、了解时代背景,把教材读“厚”
我们先欣赏两首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
【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唐】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第一首诗写于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公元805年,诗人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时隔10年,又被朝廷起用。他回到长安后,写了这首《玄都观桃花》。诗歌表面上描写的是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实则讽刺了当时靠阿谀奉承上位的当朝权贵们。这首诗因此成为革新集团成员再度被贬的导火索。刘禹锡被贬到衡阳,时隔12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按常理说,好不容易回到长安的刘禹锡,应该痛定思痛、谨小慎微地做人了。没想到,倔强的诗人此时又“任性”了一把,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树倒猢狲散,连种桃的道士都没有了,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如今又回来了!
单纯地读《玄都观桃花》,我们可能会觉得刘禹锡实在太意气用事;但将两首诗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作为革新派,12年前的刘禹锡和12年后的刘禹锡一样耿介,重重打击没有让他气馁,没有让他畏首畏尾,他依然一身硬骨、宁折不弯。我们从中能读出诗人的倔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媚俗、不折节的孤傲清高。教材读“厚”了,诗歌的内涵丰富了,诗人的形象也更加丰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编者用心选择的精品,体现着语文“工具性”的作用,也传递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只有科学、全面、深入地去解读文本,让一篇精短的文字呈现给学生一个无比广大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个人体验,实现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