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堵住“国际高考移民”的漏洞  少点花样 多点静思 如此家教机 期待美好又“厚重”的录取通知书  教育路上当“捧心”而行  在建构场景中解码语文素养 经典画读

第5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5
【教之有道】

 在建构场景中解码语文素养

□ 屈素平

2020年山东“新高考”余音绕梁,高考“指挥棒”指向何方?它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今年,我省使用“新高考”Ⅰ卷,语文命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6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能力考查的科学途径。

对初中学生来说,距离高考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无疑透露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授课方向,表明了他们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

这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语文不仅是拉分最厉害的学科,也是未来得分最难的学科。也就是说,“死记硬背”这一招已经过时了。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语文核心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标逐渐指向活生生的人。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语文知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例如,《猫》是郑振铎先生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课堂上,不少学生认为《猫》的主题是表现作者“对于人类以外的小小的生物,也贯注着无限的慈爱和同情”。这不能说不对,但作品的主题并不在此,与其说是为表现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不如说是为表达作者对自己过失的内疚与忏悔。就像同年鲁迅发表的《风筝》一样,其主旨并不是表达兄弟之情,而是对自己童年过错的自我谴责和忏悔。虽然二者的表现角度不同,写作手法有异,却相映成趣,都令人回味和感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跳出文本“论猫”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置身于主人公所处的情境,从而实现学生生命个体经验与作者生命个体经验的对话。

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接链人”。例如,在师生共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王冕曾说:‘此一条容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那么,科举制真的是那个时代一定程度的‘公平竞争’吗?”这绝不是可以用简单的是与否就能回答的,而是需要学生真正关注文本本身,并将思维不断引向深处。学生宋钰在读到“范进中举”的情节时如此追问:“范进刻苦大半辈子,他的文章学养究竟如何?他真的是靠自己的本领获取功名,还是主考官给了同情分?”而石宸则在读到“张静斋馈赠”的情节时阐述道:“范进中举后,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一下子呈现得淋漓尽致。城里的绅士张静斋也来拜访,并迅速攀上了亲戚。他不是白白巴结范进,他要的是对等。可以分析一下:范进中举,成为有目共睹的‘绩优股’。县里有事,县令原则上也要与他商量。这就说明,范进有了话语权。”这样的文字虽然简单,却折射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思考。这样的思考就是师生间、学生间将话题讨论向深度延伸的基础。这样的思考不断累积、更新,就能将思维的触角由“文本”向“文化”延伸。

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筑梦人”。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从“小我”出发,关心“大我”,并且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高品质得益于辛勤心血化作“教学相长”的养分,需要教师、学生、家长“铁三角”的共同努力。当越来越多美好的经典穿越历史时空,在时代的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呵护传承创新的力量,聆听未来生长的声音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语文素养的底气所在。

(作者单位:郓城县黄安镇初级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