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泡馍
我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武威出生。小时候,炎热的夏季,我最喜欢吃西瓜泡馍。
所谓西瓜泡馍,就是将西瓜一分为二,然后将干馍掰碎放入瓜瓤,待干馍浸透了瓜汁,即可食用。
据说,这种吃法来自汉朝。汉朝名将霍去病西征时路过素有瓜果之乡美称的武威市民勤县,正逢7月瓜果飘香的季节,当地居民送上西瓜与干馍。为行军方便,将士们便将西瓜一分为二,泡馍而吃。为了纪念霍去病,这种吃法便在民间传承了下来。
那时候,农村没有冰箱,炎炎夏日储存食物极不方便,特别是每天要吃的馍馍。馍馍刚蒸出来时松软可口、外形美观,可过了三五天便发霉变馊,难以下咽。这样,浪费粮食不说,吃不饱还严重影响劳动生产。
为了使馍馍储存得久,先辈们想出了晒干馍的方法。晒干的馍馍失去了水分,就不会发霉变馊,可以长久保存。这个方法通过代代相传,我们后辈得以享用。
所谓晒干馍,就是将馍馍切成片,摆在簸箕、案板上,拿到院子里,放在阳光下晒。7月的中午,农村小院里,阳光格外炙热,连鸟都悄悄躲了起来。没有黄风袭扰,没有鸟雀打搅,人们把馍馍放在太阳底下,就可去屋里干其他事,只需过一会儿出来翻一下面。这样连续晒三四天,晒干了就收起来。
7月,自家地里种的瓜熟了。这些瓜不是用来卖的,沙地里的瓜个头小,但特甜,供全家人夏天的时候消暑。母亲在地里拔完草回家时,会顺手抱个瓜回来,泡在水桶里。
我和小伙伴在田野里玩耍了一上午,回家时又饿又渴。抱出水桶里的西瓜,顾不上拿金属刀具切,只在西瓜的花蒂处用大拇指的指甲掐一行印,挥动巴掌,“啪 、啪、啪”拍几下,再用两只手一掰,嚓一声,就将西瓜一分为二了。吃掉中间的一些瓤,用勺子刮下一些西瓜肉弄碎,半个西瓜里就会出现许多西瓜汁。将干馍馍掰碎摁入,使其充分浸泡在西瓜汁里,浸透瓜汁,就可食用。
晒干的馍馍渗入瓜汁后,会泛出浓浓的太阳味儿。把散发着太阳味儿的馍馍连同瓜汁放入口中,甘甜清香,酥脆绵软,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吃过后,顿觉身心清爽,豪气顿生,反而觉得那种切成小块的瓜有点小家子气,体现不出吃瓜的乐趣。
有时候,田地离家较远,或者去地里浇水,中午无法回家,早上装干馍时便会背上一个西瓜。中午在田地里吃午饭时,西瓜泡馍就成为特殊的舌尖享受和能量补充,既解渴又解饿。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夏日里西瓜不断,却缺少儿时晒的干馍。市场上卖的馍馍松软,不适合泡,西瓜泡馍就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但想起儿时吃的西瓜泡馍,再炎热的日子,心底也会泛起一丝凉意,让我觉得有滋有味,周身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