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时撤掉第一排的座椅 领导讲话时把“你们”改为“大家”
山财大教师入职培训重内涵
9月14至17日,对新入职山东财经大学的63名专业教师而言,与其说是接受了3天半的入职培训,不如说是在博士毕业之后又当了几天“学生”,为即将开启的教师职业生涯充了电、加了油、鼓了劲。不满27岁的金融学院教师戴安然博士说:“因热爱而选择,因坚守而精彩。短短几天的培训激发了我的职业神圣感和工作热情。我要从零开始,争当一名好教师,为山财大奉献所有。”
教学:要在“课程思政”上下真功夫
在9月15日上午的入职培训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王邵军、校长赵忠秀等校领导把别致精美的校徽赠送给青年教师们。赵忠秀在欢迎词中说:“各位年轻的新同事,我想说,你们来得很是地方。而这个地方、这份事业明天是否更加‘硬核’,有赖于你们融入财大、扎根财大……”话音未落,赵忠秀马上改口说,“走进财大门,就是财大人。我不能说‘你们’了,应该说‘大家’。”
正式的业务培训开始了,第一位开讲的是校党委书记王邵军,他讲的题目是《谈谈为师之道》。他从1986年23岁硕士毕业留校当教师谈起,一下子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谈到怎样做一名“四有好教师”时,王邵军勉励大家用心把握立身之道、育人之道、学术之道、发展之道。不论讲授哪一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是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都要推进的大事,请大家在“课程思政”上下真功夫,用心用力、用情用功,早出、多出成果。
得益于学校独特的人才管理创新,新入职的教师有12人获聘“预聘制副教授”。他们在聘期内将享受25万元的年薪,另有安家费20万元、科研启动费15万元。本科、硕士毕业于山财大,博士毕业于北京工大,如今又回校任教的预聘制副教授汤国林兴奋地说:“听了王书记的一席话,我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为当好教师增添了动力。我要尽快把未来3年的教学、科研规划再细化一下。”
科研:要有“挖井”的专注和执着
近年来,山财大被誉为“财经类高校最大的黑马”。“黑马高校有牛人。”在这次培训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020年“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张红凤教授现身说法,分享了科研经验;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于文广教授畅谈了教书育人的经验。人事处、人才办、教务处、科研处的负责人就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令青年博士们目不暇接;他们时而做笔记,时而拍下PPT。在9月14日下午进行的“新入职教师沙龙”上, 60多位新面孔又被年轻的崔超然、刘海明教授“迷住了”,在他们分享“我的教学科研生活”之后,大家蜂拥而上,要求加两位学者的微信。
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实施了6个人才培养计划,即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孵化计划、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等,为教师职业发展构筑了畅通的“立交桥”。
当下,山财大科学引导教师合理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争做“大先生”,成为“多面手”。正如王邵军所言:“对大学教师来讲,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方向,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对做好科研,王邵军语重心长地说:“大家要趁热打铁,抓住‘学术黄金期’,及早立下目标。研究方向一旦确定,就要坐得住‘冷板凳’,静心沉潜,保持专注和执着,锲而不舍地‘挖井’,直到开掘出学术的汩汩清泉……”
财大文化:共建共享,相得益彰
山财大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校领导包括各位处长和主任,都要“围着人才转”。这次培训中,学校特意安排校领导与新入职教师共同进餐,以增进交流。
出生于1994年的郑如梦博士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她和另外6位博士入职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她表示:“从开学报到那天起,学院领导就对我们7位新教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我感到学校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次培训的收获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听了12位领导和老师的报告,进一步了解了财大的博大内涵,也认识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的同事。这对今后的科研合作很有帮助。”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几年,山财大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9月15日上午,金融学院院长彭红枫教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他深有体会地说:“2018年1月,我从南方的一所985大学来到山财大,感觉这里干事的文化氛围很浓厚。我受命担任了院长,被选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获得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奖励。前不久,又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人才工程,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办大学就是办文化、办氛围。人才聚,学校强。我们践行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理念,鼓励冒尖,承认贡献;在人尽其才的过程中,既支持竞争,也倡导合作,就是做到‘竞合’……有的教授一年的工资和津贴是我这个党委书记的好多倍。在山财大,这样的教授越多,我越高兴。”王邵军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