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奋力建设职教创新发展高地 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基地 高质量推进创新高地发展 把握类型教育特征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及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经验做法交流会现场 赛教融合促改革 凝心聚力育英才 争取政府支持 反哺地方经济 产教融合打造全链条 校企命运共同体 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打造红色校园 培育时代新人

第4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4

产教融合打造全链条 校企命运共同体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张同光

自2014年开始,我校相继与中电科南京55所、四川中航东星、北京优护万家等企业密切合作,先后建成互联网、航空乘务、健康管理等多个二级学院,合作专业达16个,占33%,在校生总数2516人,占15%,拉动社会资本投入5000余万元。

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五个共”的运行机制。一是共同建设。学校以校名、校誉,教学、办公和实习场地作为投入,合作企业投入核心专业教师、教材,出资购置或建设实习实训设施;学校相关系部主任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合作企业派人担任执行副院长,校企双方组成教学和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二是共同招生。学校负责申请并向企业经营区域投放招生计划;企业在高中开展技术公开课或招生咨询会,为学生择校择专业普及知识,体现“招生即招工”的高职办学特色。三是共同培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校教师负责通识课程和一般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企业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学校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党团活动和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企业选派人员担任班主任,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四是文化共融。企业将企业文化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使学生“未到其位,先闻其声”,强化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反过来,学校也将“德能”校园文化融入合作企业,使校企的核心文化相互交融,厚植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五是共同负责就业。学生一入学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入学即入职,企业充分发挥在行业中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就业提供多项选择;学校在实施监督的同时,也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校企精诚合作,共同为学生优质充分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经过探索实践,我校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校企合作专业招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录取率、报到率均高出普通专业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我校健康管理学院老年服务专业在校生700余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校企合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5%以上,学生毕业就上岗,有的甚至很快成为企业骨干,且薪资水平比一般就业学生高出30%左右。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