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视觉 为了心中那一抹红

第8版:视觉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视觉
08

为了心中那一抹红

——枣庄市峄城区金寺红军小学巡礼

□ 本报记者 隗鹏 通讯员 孙晋芝/摄影报道

学生们在学校的沙盘上了解家乡的红色革命史。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台儿庄大战的炮火烧红过这里的每一寸山河;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运河支队”曾在这里神出鬼没;这是一块令人骄傲的土地,共和国将军康明才在这里出生、成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植入了革命的红色基因,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撒满了革命的红色种子,这里每个人的心中都升腾着一抹熠熠生辉的革命红色。

了解那一抹红色、热爱那一抹红色、传承那一抹红色、弘扬那一抹红色,是历史交给他们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成为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舍我其谁的办学使命。

在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枣庄峄城金寺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深深地印在了全校师生心里。仪式上,开国大将陈赓之子陈知庶少将、罗瑞卿之子罗箭少将,开国上将万海峰之子万晓援少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强等面向红旗肃穆而立,与全校师生一起见证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来自北京国旗班的战士,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为金寺红军小学升起了五星红旗。陈知庶、万晓援、罗箭3位将军和方强副理事长向金寺小学转赠了曾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庄严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枣庄峄城金寺红军小学”,并为“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枣庄峄城金寺红军小学”授校旗、校牌。

授牌活动结束后,他们参观了学校的红色记忆馆,深情回顾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在共和国大将照片墙下,陈知庶、罗箭在父辈的照片前合影,并挥毫泼墨为学校题写校名,寄语留念。最后,3位将军为学校栽下一棵“将军树”,作为永久纪念。至此,枣庄市第一所、全国第289所中国工农红军小学诞生了!

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积累传承、高起点的创建定位,让金寺红军小学有了豪迈的自信和无限的激情。环境熏陶、馆所教育、课程渗透……他们用扎实的行动、丰富的载体,让每名师生心中的那一抹红丰盈而真切。

校园环境是最具唤醒功能的隐性课程。走进金寺红军小学,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扑面而来,这里的每一条标语、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塑、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肃然起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每名学生的爱国情怀、每名教师的责任担当都会油然而生。

置身学校的红色记忆馆,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从嘉兴红船上激动人心的曙光到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豪迈宣告,从一穷二白到让世界为我们喝彩,在那一抹红色的指引下,我们书写了波澜壮阔的70年的辉煌历史。馆内的每件文物都在诉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示一段段不平凡的岁月,书写一篇篇动人心魄的传奇。抗击倭寇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建设新中国的汗水都被凝固成不朽的丰碑,让每个参观者无不受到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

为把红色基因渗透在教育的深处,金寺红军小学把红色教育贯穿在课堂上,推进在活动载体中。每日的课堂教学、每周的升旗仪式、每月的主题活动、每学期的校本教材都把红色教育课程化;从努力刻苦学习到日常行为规范,从近在身边的扶贫济困到远赴红色基地观摩学习,从红色主题活动层层推进到红色革命基因人人传承,金寺红军小学用自己的虔诚和挚爱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了最生动的演绎和最有生命力的发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了脚下这片植入了红色基因的热土,为了那一抹激荡着枣乡山川的红色,金寺红军小学全体师生必将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写出独特而动人的红色教育诗篇!

陈知庶将军(陈赓将军之子)为红军小学授旗。

授牌

罗箭将军(罗瑞卿将军之子)为学校题字。

北京天安门国旗班战士为红军小学表演升旗仪式。

将军们为学校栽下纪念树。

红军小学的学生们在课下交流。

学生们演绎红色舞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