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与儿童共成长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斯蒂芬森在蒙台梭利所著的《童年的秘密》的序中写道:“儿童是永恒的。”在新时代里,儿童是更加需要关注的。
《童年的秘密》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教育的原则和环境、心理的歧变以及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我读后,感悟颇多。其中对以下几方面感受深刻:秩序感、节奏、运动、爱、神游、惰性和自卑感。
在秩序感的建立和节奏的把握方面,儿童是通过工作来进行的,成人应鼓励和引导儿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阻拦。例如,梳头、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成人不应该制止和妨碍他的努力。“儿童毫无成效地试图完成某种活动”,这样儿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童年期,儿童非常容易受到某些暗示。如果成人过多地给儿童示范甚至替代做某些事情,“儿童自我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就会受到压抑”。去年,我教一年级,班上一名学生的书包特别乱,找小组长监督、帮助整理,效果都不是很好。学校收责任书等材料时,这名学生告诉我:“老师,我没带。”我打电话给他的妈妈,他的妈妈说:“老师,他带了呀!我给他放在书包里了,在第一层。”整理书包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却替代了,孩子失去了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秩序感便无从建立。
正如我们所知,运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激发勇气和自信等。“儿童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从事活动而得到发展的。因此他的发展既依靠心理的因素也依靠身体的因素。”一天,我去南湖公园游玩,看见几个小朋友在一处空地上练习轮滑,有的还能做花式轮滑。其中,有一个小男孩,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滑着。看来,他还不太会。后来,教练过去耐心地指导他。过了一会儿,小男孩能成功地过桩了,不知不觉地抬起了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假期里,儿童去学习一项运动,对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身体平衡能力、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考取多高的分数,也应注重其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和身体的发展要优先于智力的发展,没有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因素的发展。
儿童的爱从本质上讲是单纯的。他的爱是为了获得感官印象,提供生长的媒介。“儿童是通过模仿他所接触的成人而开始他自己的生活的。”“由于儿童如此渴求学习和渴望爱,为此成人应该仔细地斟酌他在儿童面前所讲的所有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并深远持久地影响着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应深思熟虑地说好每一句话,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父母所做的这一切,孩子都内化在心里,外化在为人处世的行动中。
儿童心理的歧变中,如果心理能量失去终极目标,就会无目的地漫游、神游,逃进游戏或者幻想世界。“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个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可以工作的对象时,就会躲避于幻想之中。
在惰性和自卑感之中,惰性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是创造性能力衰退的一种外在表现。“沮丧的最大根源是人深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这就是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与缺乏自信、胆怯形影相随。记得班上有一个小女孩,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怯怯的,很是自卑。我跟她的妈妈沟通时,建议家长多表扬和鼓励孩子。中午就餐时,我特意把她安排在我身边,经常和她谈话,表扬和鼓励她。母亲节时,学校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送给妈妈一个礼物。这个小女孩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个果盘,她的妈妈特意为她录制了制作果盘的视频。我把视频发到班级群中,视频中的小女孩带着自信的笑容端着果盘。学生们和家长们对小女孩赞不绝口:“真是心灵手巧啊!”六一儿童节,班里组织联欢会,这个小女孩勇敢地上台唱了一首歌,表现得越来越自信。从此以后,小女孩各个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变得活泼开朗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了,作业书写得美观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儿童的自信心和对自身行为的把握。
儿童是我们成人的老师,隐藏着未来的命运和人性的秘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社会在飞速进步,新时代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儿童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