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2020年第1号预警 临沂市探索建立“1+N”思政教育模式 省教育厅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科普大篷车来了! 淄博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加油提速”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解读

□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永刚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第十五条指出,要“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德育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导向等内容的规定,《方案》第十五条力图破除长期以来以分数为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德育评价导向,更加科学系统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完善德育评价的时代意蕴

确立科学育人目标,助力立德树人目标实施。德育评价指挥棒功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明确科学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对“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思考应该成为建构德育评价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完善德育评价,我们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进一步明确德育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政治理念、内化“四个自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赋能现代教育治理,推动德育评价体系建构。完善德育评价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现代教育机制体制改革中各类参与主体的权责范围和能动空间,进而建构立体交互、多元参与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在德育评价中的角色功能,为现代教育治理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方法路径。

奠基学生道德发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德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完善德育评价的最终旨归是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建构,因此,建构科学合理德育评价体系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赋能。与此同时,通过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组织和高效实施,扭转不科学的德育评价导向,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二、学校德育评价的内涵解读

《方案》提出完善德育评价的总体要求,具体可以按照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方式、评价导向等标准进行进一步细化与解读,以求其目标指向与内涵要义。

(一)评价依据: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目标

《方案》指出,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明确了德育评价的前提和依据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德育目标,以此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和具体导向。在制定德育目标的过程中,要考虑学段、学生、学校类型等不同情境下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德育目标的空洞、抽象与脱离实际。

(二)评价内容:从理念到行为的内容体系

《方案》指出,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规定了德育评价的内容维度。新时期的德育评价在延续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培育、心理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更应着重评价其思想意识水平和政治理念认同能力。

(三)评价主体:全员参与的立体交互评价

《方案》指出,要“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明确了德育评价的主体,改变以往德育评价单一主体的问题及困境,也能够通过立体交互、互联共通的多主体参与和全员评价方式,切实为德育评价的有效实施和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环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四)评价手段:强调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方案》强调,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德育评价的有效方式,为德育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赋能和科学评价手段。在德育评价中,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思想意识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为德育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五)评价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方案》指出,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表现与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德育评价的评价形式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德育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行为,通过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联系,做好德育评价的结果应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