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新装备 新教育 新模式 聚焦问题 引领方法 做好英语中小衔接 图片新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题策略 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探究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探究

□ 济南市馆驿街小学 张红

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通常按照异质组合的方式来分组。因为由不同背景、能力和兴趣爱好学生组成的小组,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认知上产生更多分歧,这会加深学生的认知。

构建好小组后,学生间需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才能在合作时“活而不乱”,高效完成任务。科学课课型不同,角色分工也不宜相同。比如科学实验课,我设置了组长、材料员、记录员、安全员4种角色,并规定了每个角色的职责。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结果,材料员负责领取及管理材料,安全员负责安全提醒。又比如科学讨论课,除了组长,计时员负责记录讨论时间,纪律员负责控制噪音,检查员负责检查个人意见。实验中的合作更倾向于动手做,讨论中的合作更倾向于用嘴说,所以不同的小组活动需设置符合课堂需求的不同角色,让合作得以顺利完成。每个人的角色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能熟练运用自己的角色时,再进行轮换。这种动态调整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每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锻炼他们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教师要确定两个目标。一个是学科性目标,另一个是合作性目标,即社交技巧目标,这是合作学习独有的目标。比如,在讲授《沸腾》一课时,观察给水加热直到沸腾的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有计时的,有读温度的,有记录数据的,有安全提醒的,任务并不难,但一个人干不好。

合作任务明确后,围绕任务,教师应该事先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策略,如发言卡、坐庄法、叽叽喳喳法等。这些策略涉及两人组、四至六人组、跨组和全班4种情况,在科学课中常用的是四人组的策略。这些合作策略运用得当,可以使合作学习组织有序,活而不乱,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技术,有自己的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实施要领,像学科知识一样需要去学习和练习。首先,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实施,再通过课堂应用逐步熟练掌握,运用自如。课堂教学中不宜一开始就学习过多方法,并且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学科的合作策略。比如科学课中,我就选择了坐庄法和叽叽喳喳法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习惯了就会自律自觉。

合作学习开始运作时,教师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观察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情况而不是学科知识上,反馈也是针对学习小组的合作质量进行,因为学生对教师要检查的内容会特别留意。受科学课的时间限制,我采取的都是对学生们的言行表现进行描述的非正式观察法。我每次会选择1至2个行为进行观察,比如倾听时注视发言者,小组中这种积极的行为发生时要重点表扬或进行有形的奖励;比如给每个小组加量化分,通过积极的反馈来认可有效的行为。对合作行为不理想的小组或个人要提醒干预。课程结束前,学生也要对本节课的合作技能进行评价。这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同时也是对其他团队行为的反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及时的反馈会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强化其有效行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