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抓住“读看写” 落实新课标 小学低年级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新探 图片新闻 培养小学生节奏感初探 隋唐宋元绘画的款识特点及原因 信息技术下写字教学探究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文化阵地】

隋唐宋元绘画的款识特点及原因

□ 梁山县文化馆 杨建勇

隋唐款识:难以定论,仍欠考究

根据《隋唐绘画款识发展概况》记载,收录于《中国美术全集•隋唐五代绘画》部分的隋唐绘画作品共50件,“图版说明”表明作者身份的作品15件、佚名作品35件。在这50件作品中,题有款识的作品仅有7件。其中,阎立本的《步辇图》在画幅中间有“步辇图”字样,但《步辇图》是否为阎立本真迹仍有争议。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其为宋人摹本。

“唐画之祖”展子虔有画迹可考,代表作《游春图》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但是,《游春图》是一幅无款古画,画作上的题跋、钤印并非创作者本人所作。有人说,右上“展子虔游春图”由宋徽宗所题,但真正款识创作者的身份至今仍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对隋唐款识的记载研究纷繁复杂,其原因有二:一是时代久远,很多画作真迹未能流传至今,有价值的研究样本在历史中逐渐遗失,或现存作品的文字墨色大都消退,无迹可寻;二是这一时期,吟诗作词并未发展至大成时期,印章雕刻技艺尚不成熟,在绘画作品上题写诗词、钤印盖章的做法并没有在艺术家群体中形成潮流和惯例。

宋代款识:或藏或隐,或穷或缺

宋代进行题款钤印的画家很少,即使画中题有词句,也大多文少、墨淡、字小,且书法水平不高。所题写的内容大多仅表示作画者名字、作画时间,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并不明显,往往借助画中的石碑、树干等进行隐匿。如李成的《读碑窠石图》,“王晓补人物,李成画树石”题写在石碑一侧。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将“范宽”二字题于画面右下角的繁密枝叶中,非常隐蔽,不仔细辨别发现不了。崔白在《双喜图》中题“嘉祐辛丑年崔白笔”于树干上,难以发现。李唐在《万壑松风图》上将“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题于远处山峰上。在《山腰楼观图》中,萧照题名字于山崖侧面的树下。

这既与画家的艺术标准和审美追求有关,又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有关。宋代绘画细腻精湛,重写实轻写意,是对唐代绘画追求真实性的延续。同时,“格物致知”促使画家追求“求真”“求实”之境界,技法趋于逼真、精致,画面中不允许作诗、题字、钤印。而且,文人阶层深受皇权束缚,在创作之前往往需要皇上过目,批准后方可继续创作。这对独立自由的创作造成了极大压制。

元代绘画款识:诗书画印的初步统一

与明、清绘画相比,元代的诗、书、画、印尚显稚嫩。首先,印章大小和款文篇幅失调,往往印章较大,款文字数较少,图文、颜色比例失衡。其次,印章、款文与绘画主体内容不够和谐,款识的位置与画面的关系不够讲究。原因在于当时的创作流程仍不够规范、成熟,创作者在绘画完成后再择一处位置题款、钤印,而不是在创作之初就谋篇布局,构思好款识位置。

尽管如此,款识的进步意义仍然大于“稚嫩和生硬”的问题。带有款识的元代作品数目非常多,几乎每位画家都有题印的画作流传于世。主流创作群体把表达主观情感放在首位,像不像、真实不真实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他们的绘画技法高超,又擅长书法,从而为诗、书、画的融合提供了条件。例如,钱选工诗、善书画,多在画中题写诗文或跋。

当“真实”的目标逐渐被画家们摒弃时,款识就无须再隐藏。既没有了“书不工”的顾虑,也没有了来自更高权力的限制和约束。这样一来,款识反而成为画面的锦上添花之物。于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款识创作蔚然成风。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