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让教育滋润学生的成长 阳信县温店镇学区 “空调房”让师生温暖过冬 肥城市过村小学 书法教育与德育相融合 图片新闻 一所农村中学的坚实“足迹” 简 讯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让教育滋润学生的成长

——济南市历下区龙德学校“幸福教育”扫描

□ 记者 廉德忠

在济南市历下区龙德学校,无论季节怎样变化,直饮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38℃—42℃之间。为何是这个温度?

建校初期,一名一年级女生用杯子接了水,不知道该不该喝,因为当时35℃的水让她感觉是凉水。该校校长刘强问清原因后,便将直饮水设定在了38℃—42℃之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学生的疑虑,让幸福从一滴水开始。”刘强说。

从建校招生起,该校就确定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从环境创设、课程建设以及学习方法变革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学校教育的幸福,让教育滋润学生成长,助力学生追求幸福人生。

角角落落都“写”着幸福

在龙德学校,让学生感觉到幸福的不只是直饮水的温度,还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离子杀菌器和校园物联网,洗手间配有洗手液、自助手纸,楼梯拐角处有弧状护角,球台和座椅上有软性护角,教室里有可调式桌椅,等等,每个细节都为学生的在校安全和方便着想,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温度。

学校的绿化也融入“育人”元素,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一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大树,从“清源池”中寓意学生成长的3棵小松树,到大厅中设立的智慧树形的阅读休闲区,再到墙上各种树的造型,寓意学生像小树苗一样,学校为他们提供阳光、土壤和水分,让他们幸福成长。

大厅墙壁上设置的“每日三问”——“今天你锻炼了吗”“今天你微笑了吗”“今天你读书了吗”,提醒学生每天追求快乐的校园生活。书法、艺术作品和科技成果展示墙则让学生看得见自己的成长,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

幸福课程进入家庭

“龙德学校成立只有5年,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三位一体’的校本幸福课程体系已经成型,并且走进了学生家庭。”刘强说。“三位一体”是指教师发展课程、学生成长课程、家庭融合课程。教师发展课程有专家讲座、“蓝青工程”、跨年级联研、跨学科问诊、团建活动、社团活动。学生成长课程有七大系列课程,即劳动课程、艺体健康课程、学科课程、学科拓展课程、领导力课程、规则意识课程和家国情怀课程。家庭融合课程有家长大讲堂、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夫妻关系课程、亲子课程和心理课程。

该校以家庭、学校、社区联动为纽带,通过家长会、QQ群、微信群、办公电话、人人通平台、全家共成长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家庭融合课程”的普及和推广,家长参与率达100%,将教育延伸到家庭,并将家庭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专业的层次与高度,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家庭环境的温馨与幸福。

“我们还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了多次线上家长培训,学生家长对此连声称赞。”刘强介绍说。

让幸福学习“真实发生”

一个个地理等高线模型,一张张“我心中的中国地图”,一座座抗震阻尼建筑,一个个泉水成因演示模型……这是龙德学校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也是学习“真实发生”的展现。该校努力打造“三维”高效课,即课堂有趣味性、有生活味道、有思维含量。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唤起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通过设置种种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通过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问题探究、逻辑推理、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完成结论的生成,让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学会迁移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用。

地理学科从研究济南泉水的形成原因到制作泉水喷涌的模型,再到依据地图寻找老济南的泉,让学生从文献调查研究入手,到动手设计实验,再到制作模型、展示成果、实地探访,全身心投入学习全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开展了“清谷寻春、秋韵泉城”主题项目化学习以及“龙娃地铁梦”、开辟种植园等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发生。

每周五下午的选修课成为学生最快乐的时光之一。为解决学生处于“被规划、被成长”的状况,学校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依托,组建了30余个社团。跆拳道、乒乓球、足球、书法、演讲、绘画、泥塑、舞蹈、科学、创客、传统文化、手工作坊、数学思维等,多种多样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根据需要和自己的专长进行选择的空间。

要想让学生接受“幸福教育”,首先要有幸福的教师。学校倡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召开系列主题年会,开展教研课题研究,建立“教师成长手册”,成立“观海听涛”教师读书社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收获职业幸福感。“教师能够幸福地工作和生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幸福教育’。”刘强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