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课改人物 季俊昌:黄河口的课改“摆渡人”

第6版:课改人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课改人物
06

季俊昌:黄河口的课改“摆渡人”

□ 本报记者 张桂玲

写在前面

蜿蜒旖旎的母亲河,历经九曲十八弯,裹挟着沿途的泥沙,塑造了黄河三角洲这一水草丰美、沃野千里的年轻平原,也成就了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生态系统——黄河口生态湿地。

在这片广袤而美丽的湿地上,生长着连绵不绝、生机勃勃的芦苇,也孕育了独具特色、不断生长的教育,与这里神奇的自然生态形成了“共生共舞”的景观。

从20年前就在全省传为佳话的教育科研“东营现象”,到近年来李志欣、曹同国、杨国营、齐方国、苏艳红、魏瑞霞等名校长名师的不断涌现,从“幸福教育”“‘零作业’教学改革”形成全国品牌,到“适性教育”“文智课程”“和谐教育”“自课程”等多元化特色课程的各美其美,背后似乎都有一个人的身影——季俊昌。

人物名片

季俊昌,1981年参加工作,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教研室副主任、东营市教育局宣传办主任,正高级教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东营市季俊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迄今已主持、主研或参研省级及全国课题20余项;专著、编著、主编和副主编教育著作18本,发表教育论文120余篇;9项教育科研成果或调研成果获山东省教育厅奖励,1项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从小在黄河口长大、从教已40年的季俊昌,从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到全市教育科研的“领跑者”、素质教育成果的“培育者”,再到全市教育宣传的“扛旗者”,全市课改教改典型的“打造者”与“推介者”,他在教育生涯中的每次“华丽转身”,都写下了同一个注脚:成长自己,成就他人。

尽管他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功不在我,功必有我”,但在很多人心中,他一直是亦师亦友的引路人、导师和“明灯”,也是黄河口的课改“摆渡人”。

向课程更深处漫溯

1月3日下午两点半。

时值新年休假期间,山东多地气温低至零下12℃。一场跨年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东营市东营区胜利五十九中的会议室内却是一片热气腾腾。

作为召集人、组织者,季俊昌抛出的议题很明确:“结合当地本土特点,基于核心素养,开发‘黄河口’校本特色课程,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黄河口’课程一定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课程。”

“我们可以开发与研究的内容有哪些?黄河口的历史、地理、文化、物产乃至美食,都是一座座等待孩子们去探寻的宝藏……”

在持续的讨论、争鸣、碰撞中,一场围绕“黄河口课程”展开的圆桌讨论,让大家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浑然不觉窗外的寒意,直至时针指向傍晚6点10分。

自愿、自动、自发、自组织,东营区的黄河中学、胜利59中、文华学校、景苑中学、华山小学以及垦利区的实验二小——6所学校自主联合开展攻关研究,这在东营市还属首创。

一个下午,7个人,经过连续近4个小时的深入探讨,“黄河口课程谱系”初具雏形。5个分课程,从目标到内容,到具体实施方案和评价方式,逐渐清晰。譬如围绕“黄蓝交汇,独一无二”这一特色,设计了“黄河”“海洋”“石油”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围绕“黄河入海,大美湿地”,设计了“河海交汇”“黄河口湿地”“黄河口,鸟的乐园”“黄河口植物”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等。

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如此忘我地投入?

“很庆幸,能遇见这样一个人,他善于发现你及你所在学校的特点,并一路引领着,不断向更高更远处迈进。”黄河中学校长齐方国所说的“这样一个人”,就是季俊昌。

“有了他的专业引领,我们做起课程来,就不会担心方向走偏了。”东营区景苑幼儿园园长苏艳红告诉记者。

课程,在季俊昌的系列课题研究中,在其助推他人成长的过程里,为什么一直具有非同寻常的分量?

“学校课程变革的逻辑起点在育

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杠杆。它整体性地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并借此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课程在育人目标的实现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的活性决定着学校的活力。”

季俊昌认为,“课程”“教学”“教师”是聚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3个关键要素;把三者结合起来,相互嵌入,互为基础,彼此支撑,是合力促进学校内涵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譬如,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建构实施的“和谐课程”,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东营区实验二幼开发的“创意+课程”,是为了让幼儿展现不一样的自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的“学为中心”课程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利津县北宋实验学校的“全学习”课程,是通过丰富学习资源,支持“多种学习方式”选择,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东营市海河幼儿园的“快乐课程”是为了引领学生快乐智慧地成长;广饶县同和小学的“‘自’课程”则是要创造真正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东营市春晖小学的“共生课程”是创生新的学校育人生态……

对此,山东省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张斌博士看得尤其透彻:“季俊昌在用理性的思维深入探究课程发展理论的同时,始终把实践触角朝向学生生命幸福的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点亮隐藏的能量。不论是差异教育、适性教育,还是慧润教育,都是在尊重一个个生命的基础上,培筑他们可以支撑起未来发展的能量磁场。”

锻造专业精进的“金刚钻”

1996至2012年,季俊昌先后在东营市教育中心和东营市教科院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在这期间,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不足200万,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市,东营却在省级课题立项及结题上不断突破,尤其是科研成果的数量之多与质量之高,创下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纪录,被誉为山东教育科研的“东营现象”。

这,也是季俊昌认准方向,朝向专业理想,在一路奋斗中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的一个见证。

在全市教育科研由无序、个别、自

发逐渐走向有序、集体、自觉的变化及进步中,他在默默地做着一名勤奋的“耕夫”,同时扛起了“旗手”的责任。

是什么成就了他“舍我其谁”的“专业底气”?

其实,一路走来,这位大家公认的“本土专家”,从未放下过的一件事,就是努力锻造自我专业精进的“金刚钻”: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早在30多年前,还在利津县北部县直二中任教高中语文期间,不喜欢在工作中循规蹈矩的季俊昌,就大胆地进行了作文教学改革。

他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尝试将作文讲评分为7步走:(1)课前准备→(2)互批互改→(3)分组评议→(4)学生讲评→(5)再读批语→(6)限时作文→(7)布置任务。进入高三,他又进行了调整,不再隔周讲评作文,而是将每周的两节作文课连上,进行40分钟的“限时限字作文”(不少于500字),60分钟的“学生讲评”。把作文和讲评的权力全部交给学生,他只是现场导演和及时点评学生的讲评。与此同时,他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当起了“老师”,备课、讲课……

如此合乎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在今天看来,其实都堪称前卫,其结果自然是惊喜的。他带的是两个理科班,但在高考中语文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却是全市第一名。当时,在整个利津县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季俊昌“火”了。

1995年底进入东营市教育中心后,在指导学校开展有用有效的科研工作上,季俊昌总结出了自己的“四字经”,即立足“实”、突出“真”、追求“新”、达到“高”。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甚多,不可能深入每所学校进行现场诊断、实地指导。于是,他就把科研典型的发现与培植、科研经验的提升与推介,作为指导学校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策略。

因为有了先后两次离职求学期间跟随导师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对于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已驾轻就熟的季俊昌,却认为自己的成长才刚刚开始。为了储备不竭的“源头活水”,他一头扎进了书海。

此后,“书似青山常乱叠”成了季俊昌与书为友后的一种常态。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里的书房、卧室,稳稳占据“大地盘”的总是书。每天睡前至少半小时的读书,与教育经典和古今中外名家从未停止的对话,让他长期保持着对教育实践理性而前瞻的思考与清醒的认知。

哪些书像血肉一样长进了生命里?对他来说已难以统计。或许是对《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本)的通读,或许是12卷本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基本理论研究”丛书》的研读。很多时候,他的阅读都是“任务驱动式”的,即带着问题读,为了项目研究读,“以写促读,以研促读,读以致用”是他的读书秘诀。比如,为了做“嵌入课程与教学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这个项目,他购买了大量关于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的书,系统读了肖正德主编的《人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论丛》7卷本,《成尚荣教育文丛》9卷本,叶澜主编的7卷本《“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钟启泉的《读懂课堂》《课堂转型》《课堂研究》……

当“研究”遇见“宣传”

2012年5月,因工作需要,季俊昌从教科院调到市教育局宣传办。这也是他教育生涯中的第三次“转型”。

刚开始,他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不情愿。他尤其想不通的是:自己积累了近20年丰富的教科研经验,是不是就此失去了价值?一名做研究和指导研究的学术专家,如何才能实现角色转型,做好任务完全不一样的宣传工作?

熟悉季俊昌的人都知道,有些“格楞”脾气和“孩子气”的他,一向爱憎分明,甚至有些“情感洁癖”,眼里容不进一粒沙子。对于自己喜欢和认准的人与事,他会热情百倍、甘之如饴地付出,再苦再累也是一种享受。反之,他都会有意避之。

但善于思考的季俊昌,很快就找到了“做研究”和“做宣传”这两个不同岗位之间的共通点与融合点:前者重在指导学校如何做研究、出成果,后者虽然重在发现和传播,但也是以典型做法与经验成果为基础的;后者只不过是在前者基础上用另外一种传播形式,去进一步发现、挖掘、提炼和推广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发现自己更有优势:有了专业性的标准和学术视角的打量与审视,去做宣传和推广工作,对要提升和推介的素质教育经验和课改典型更具价值,也更有力量。

认识到位了,新的工作方向也就随之在他的头脑里变清晰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学校诊断问题,确定发展思路,寻找生长点;同时,及时跟进,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指导,进行理性而专业的评析,并通过向外部优质资源“借力借势借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媒体或平台上发出东营教育发展的声音,展示东营的课改样貌,利用媒体的力量,倒逼学校工作实现再促进和再提升。

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在哪里?

罗振宇说,业余的人看见孤立的事件,而专业的人看见事件背后的系统。一个业余的跑步者,跑不快,他就会拼命跑;一个专业的运动员,要提升速度,他会根据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而季俊昌的“专业底气”则表现在,他不仅善于用一双“思想的眼睛”去发现学校隐藏着的一座座金矿,更善于发现学校内涵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总能透过学校教育的一个点,或者说一个问题,窥见学校发展的全貌。不是“凭着本能、直觉去解决问题,不是在这个问题本身上使劲儿”,而是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入口,比如关注课堂与课程,关注教师与学生成长,去尝试改变整个系统中元素和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改变学校教育的整个育人生态。

发生在东营市海河幼儿园的变化,就是一个生动的诠释。

“如果没有他,我们的课改还可能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实践层面,停留在故步自封、原地踏步的阶段。”海河幼儿园园长宋丽萍说。虽然提出并实施“快乐教育”好多年了,但是因为他们一是缺乏“深耕”意识,二是缺乏专业指导,所以研究与实践就显得无章无法、不成体系。

“但季主任一眼就看到了制约园所内涵发展的症结所在和‘开刀’的关键环节,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尤其是他提出的要将‘快乐教育’课程化的指导性建议,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路径,走出了课程改革与教学的困境。”于是,从零散到系统,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打碎敲”到“课程统整”,2018年,海河幼儿园自然而然地收获了一枚甘甜的果实——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而在他基于专业审视、专业促进的积极推动下,之后紧跟的各级媒体推介,则更多了一层深度解读的意味,实现了成果推广价值的最大化。

“当‘研究’遇见了‘宣传’,就像种子遇见了生长,产品遇见了包装……”季俊昌认为,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能达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把宣传工作做到什么样的高度。而今,每每谈到自己是如何面对十几年前的“转型”时,他都会发出孩子般一连串的大笑。

在果实的丰美里垂着叶的绿荫

“闷头干”者多,“善反思、会提炼”者少;“敏于行”者多,“发于声” 者少。这是季俊昌针对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发展短板总结出的“两多两少”现象。

他深知,常年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人,往往会出现 “脚踏实地”有余、“仰望星空”不足的现象。如此,就更容易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走不出来,停留于自身水平的有限而徘徊不前。因此,他始终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愿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学,做那个站在校长和教师身后“推一把”的人。

譬如,通过走进学校深入调研,季俊昌发现,现实中一些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很多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自主发展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一些教师仍然是依靠外在强制性力量被动地走向专业发展道路,不管是培训、课题研究、岗位实践或行动反思,都明显地表现出外在的强制性,甚至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是迫于外在要求之下才进行的。

如何让课程成为通往教师成长的一架长梯?季俊昌提出了“相互嵌入”的观点。他说:“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课程。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只有通过课程建构,才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加深教师对课程实践和教学境界的思考,改变教师的思考与行走方式,让广大教师从‘心为形役’走向‘个性解放’。”

也是基于这样一种专业观察,在东营区一中,他惊喜地看到,校长曹同国基于对教师差异性和主体性的尊重,探索出了教师“梯级培养”的策略与路径,初步构建起了“人人有奋斗目标、人人有进步空间”的教师发展样貌。无疑,这就是一个激发教师内驱力的好典型!季俊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很快将其推向了各大媒体。

中国教科院副院长于发友说:“教师的精神状态、从业境界和专业水准是学校最重要、最亮丽的名片之一。透过这张名片,我们可以感受、品味和触摸到一所学校的风格、样态和气质。”季俊昌深为认同。为了不断接近这一理想目标,他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校长的专业成长。因为他相信,一个好校长,必然会影响一群好教师;一群好教师,就是一方好教育。

星光不负追梦人。2019年,山东第三批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出炉”,东营市限额参评的5名校长全部上榜。在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每5年或3年一届的3届评选中,东营有两届是百分之百通过,只有一届有一个人未通过。

对于东营市诸多已有成就的校长和教师来说,季俊昌就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他帮我拓展了做校长的格局——时刻想着成就教师,时刻把学生放在教育中央;他引导我将这种思想注入‘自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理念中。”杨国营说,他做“自课程”,一开始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念头,但是经过季俊昌的点拨与指导,他一边实践一边研究,这已经成为自己的治校理念、办学愿景抑或一种教育思想了。

“因为有他,我从安于现状走向自我突破,从默默无闻走向声名鹊起。” 从东营走向北京的校长李志欣,当年在探索“‘零作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过季俊昌持续的专业助力而一直心怀感激。而今致力于做“全学习”和“微创新”研究和实践的他,也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并跻身全国名校长行列。

像这样的故事,在东营不胜枚举。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及国家级20余项课题的主持者,18本教育著作的作者、主编或副主编……这些光环,并未让季俊昌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但看到一位位校长、教师不断走上更大的舞台,站在这些名字背后的他却倍感自豪。在果实的丰美里,他愿自己就是那垂着叶的绿荫。

然而,每次有校长向季俊昌表示感谢时,他总是连连摆手阻止:“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志趣相投和相互促进才是事实。”因为在他看来,“向着教育的理想出发,所有的孜孜以求和不遗余力,都不过是为了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一位校长这样形容他:“黄河入海处,有候鸟翔集、芦花飞雪,更有这样一个教育‘摆渡人’:他划着小船,摆渡在理想的长河里,渡己,渡人,去往彼岸。”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