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式历史教学法
研学式历史教学法主要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其一是学习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讲的学生就不会,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其二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背诵,对考试中大量出现的材料分析题只会套用死知识,不会具体史料具体分析,即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欠缺。
百度上对研学是这样解释的:“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研学式历史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史料研读,提升学生分析史料及应对各种类型材料题的能力,助力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
2019年,高中必修教材改版为《中外历史纲要》,改变了原来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册的专题史编排方式,注重时序性。近几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方式、考查维度与高考的衔接越来越紧密,均以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以考查学科关键能力为关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注意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与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基于此,加强初高中衔接不仅有助于学生初中、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长期学习历史的兴趣。
研学式历史教学法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学习新课前一天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学生预习的依据是教师提供的预习学案,学案的编订参考课程标准,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前提下填写,将相应的知识点在书上画出来并标注相应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填、画过程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首先做到心中有数,起“水过地皮湿”的作用,长此以往还能起到引导学生自学及方法指导的作用。
第二步,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再一次深入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通过两遍强化以后,学生对基础知识大致有了印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填写学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疑点要进行集中讲解。
第三步,对每节课重难点的突破是着重解决的问题,主要以史料研读的方式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史料的来源主要是课本、PPT课件和学生手中的习题。
第四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历史事件的主要知识点,即构建知识脉络。 每节课都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的脉络。
第五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背诵,每节课都要为学生留足掌握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时间。通过强化记忆来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来帮助记忆,这样能够延长知识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
其实,研学式历史教学法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我将在实际教学中使其更加完备,实施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当然,由于学生水平能力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升的程度和水平不一,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