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巧手剪“牛”迎新春 潍坊高新区:“未来学校群”撬动教育现代化 推进小学差异化评价 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唱歌教学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学科教学】

唱歌教学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 淄博市周村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蓓蓓

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其音乐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总体来看,小学生均可在唱歌教学活动中体验积极、快乐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开始逐渐变得不喜欢教材中的歌曲。这大大影响了初中唱歌教学效率和学生唱歌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影响学生唱歌积极情感体验的因素,探索能够有效改善的策略途径。

一、唱歌教学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

(一)音乐素材缺乏普适性

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为例,全套为8册,每册约有5—6首歌曲,涵盖了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歌、民谣、流行歌曲、歌舞剧、合唱、戏曲等多种音乐体裁,内容丰富,知识点分布广,出现的方式灵活多样。2020年11月,笔者对本区域5所初中学校(2所城区、3所乡镇)的30个班级进行了一次学生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88份。其中,“是否喜欢教材中的歌曲”一题的问卷结果并不乐观。数据显示,38%的学生不喜欢,44%的学生不太喜欢,18%的学生喜欢。也就是说,大约有82%的学生并不喜欢教材中的歌曲。这表明,教材中的某些声乐作品并不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有可能是作品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背离其兴趣爱好所致。此外,“你认为教材中哪首是因为音调太高而唱不准确的歌曲”一题中,48.9%的学生选择了《黄河船夫曲》,44.2%的学生选择了《洪湖水浪打浪》,其余学生的选项不集中,答案不具代表性。这表明,有些歌曲不适合学生生理发展特点。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初中学生而言,音域较宽、较高的歌曲不适合学唱,可以用聆听的方式欣赏。

(二)课堂结构缺乏合理性

音乐课一般分为“导入——学唱——拓展——小结”等环节,这也是一节音乐课常见的课堂结构。从这个基本结构来看,大部分教师会以5%的时间用来导入,85%的时间用来学唱,7%的时间用来拓展,3%的时间用来小结或者预习。可见,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进行学唱活动。也就是说,一节40分钟的课,其中约34分钟在学唱歌曲,这个时间比例未免太大了。如果用这么长时间才能让学生学会的话,那么说明学生要么对歌曲毫无兴趣,要么学唱能力太弱,要么学唱方法低效。

并且,课堂上仅有“学唱”的时间,缺少“唱好”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用来学唱,却没有关注对歌曲音乐要素、旋律特点、音乐风格、演唱韵味等方面的探究与体验,那么学生也很难从学唱环节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此外,现在的常态课教学普遍存在“一节课一首歌”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似乎成为“行业默许”。很少有教师会反思: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否真的喜欢?一节课一首歌曲就一定能唱好吗?一节课一首歌曲会不会太乏味?笔者认为,如果将课堂教学目标定为发展学生的唱歌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及其文化背景,那么一节课一首歌曲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

(三)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

唱歌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乐句模唱、跟唱、听唱、接唱等为主。其中,乐句模唱,即教师唱一句,学生模唱一句的方法,既缺乏趣味性,又缺乏科学性。这种方法会让原本4个乐句的歌曲,无形中变成8个乐句。这对教师来说不会混淆,但对缺乏音乐经验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学唱陌生的作品,会产生不准确的乐句判断。

此外,在运用其他学唱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紧盯“结果”,不看“过程”的现象。很多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大于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主导式的“灌输教学”痕迹明显,学生主体地位及其积极情感体验被弱化。

(四)音乐活动缺乏体验性

音乐活动以“说教”为主,甚至还存在“话说音乐”的现象。这是学唱活动缺乏自主情感体验的表现。我们要再次反问自己:唱了就等于实践了,实践了就等于体验了吗?学生真的从学唱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积极的情感了吗?对此类问题,我们思考得太少,做得也太少。大部分教师还是会忍不住去说音乐,有两种类型:一是除了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音乐活动;二是迫切地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背景、所挖掘的音乐要素及文化知识全部告诉学生。前者是缺乏经验型,后者是自我经验型,忽视了学生想知道什么、想怎么学、什么样的学法更适合学生等问题。如果说学唱过程中的听、唱环节都不少,那唯独“动”的体验几乎无人敢于尝试。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生不适合律动,或教师缺乏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和途径。这便影响了学生动觉的体验和发展过程,以听觉、视觉、声觉、动觉为主的联动体验相对缺失。

二、唱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

学生熟悉的,是其最容易接受的。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是什么,方可“对症下药”。之后,可以尝试改编歌曲的节奏和速度,以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可以尝试改编成流行歌曲的节奏,或者带有爵士鼓点的节奏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陌生的歌曲让学生提前预习,将歌曲中的难点以激趣的方式进行分解练习,让学生“有备”学唱。还可以搜集不同版本的音乐素材,以对比聆听、演唱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搜集器乐版《渴望春天》、管弦乐版《梦幻曲》、流行元素改编版《青春舞曲》、原汁原味版《采花》等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求知欲,进而调动他们参与学唱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探索唱歌教学新路径

1.对比聆听式学唱,凸显丰富多彩的课堂

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通过通研课标、教材,重新梳理教材作品的内容框架,再将教材中有关联的唱歌作品进行整合。例如,山教版六年级上册《校园的早晨》《西风的话》可以放在一节课里,在音乐要素方面对比感受两首歌曲的节拍及其变化;对比歌曲音乐情绪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影响音乐情绪的因素;探究两首歌曲不同的主题含义;对比旋律线条的特点和变化等。与单纯地聆听、学唱一首歌曲相比,这样的方法会让课堂更有效率,教师更有抓手,学生更有兴趣。

2.多觉联动体验式教学,彰显教学魅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尝试开展适合初中生的多觉联动活动。达尔克罗兹是第一个将体态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教育家。他认为,身体体验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只是,很多教师认为体态律动只适合在学前和小学阶段运用。这种想法,往往是实践前的困难预设,或是习惯性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代替学生感受而产生的。事实上,初中生也喜欢用多种方式体验音乐。他们喜不喜欢的关键在于教师选用了怎样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是否符合音乐的风格及要素表现,是否兼顾多种联觉以提高体验的效率,能否让学生在参与学唱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可以尝试用“行走”的自然律动体验《西风的话》的乐句。在乐句上行时,往前行走;乐句下行时,往后行走。又如,《校园的早晨》这样的变化拍子歌曲,可以在行进中感知:学生们围成圆圈,拉手行走,一名学生为一拍,第一乐句四四拍,在8拍结束时第八、九名学生之间手分开;第五乐句是四四拍和四二拍的变化拍子,在6拍结束时,第六、七名学生之间手分开。通过亲身体验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对歌曲的乐句及节拍的变化便十分清晰了。这样的方式是建立在学生自身体验的基础上的,这个过程既是体验又是探究的过程,与教师理性分析或直接告知相比,学生会更喜欢,学习效果会更好。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情感体验”一词多次出现,课标内容强调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更加关注了积极情感的获得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学唱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又关注学生唱歌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音乐学科审美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以及以美育人的课程价值。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