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乐动体适能”让幼儿“壮”起来 威海市恒山实验学校 三线纵横打造校园“安全网” 寒假送奖状 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 学生家长帮学校图书上架 临沂市新桥中学 用“桥文化”打造思政教育“大课堂”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临沂市新桥中学 用“桥文化”打造思政教育“大课堂”

□ 记者 王京礼

隆冬时节的一天中午,临沂市兰山区新桥中学七年级(3)班王晓琦等3名女生来到学校“桥文化”墙前,饶有兴趣地观看从远古到现代的一幅幅“桥”的喷绘图。观看中,王晓琦好奇地问:“从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说明了什么?” 孙维婷“抢答”道:“桥汇古今,通向未来。” 尹永润补充道:“代表着祖国历史悠久,代表着我们的创新发展一日千里,代表着我们昂首挺胸地驶上了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3名女生的对话,实际上是该校用“桥文化”打造思政教育“大课堂”的一个缩影。

学科融合,课堂思政教育全覆盖

“下周,我组织大家学习‘传承桥文化’,你们准备如何融合?”主讲七年级“桥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师续宗纪说。语文教研组组长王京芹说:“我们利用阅读课时间,让学生阅读与桥有关的文学作品,然后让学生书写我们踏上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的感想。”英语教研组组长英丽红说:“利用英语沙龙,我与学生们阅读国外有关桥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畅谈对和平桥、友谊桥、合作桥、共赢桥的体会。”……

这是去年初冬一个周三的下午,续宗纪和其他学科的教研组组长以学科融合研讨会的形式商讨融合内容的情景。

在有关专家、教授指导下,该校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桥文化”校本教材,打造思政教育课堂。该校“派遣”了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这门课程。一段时间后,他们认为,单凭这一门课难以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于是,学校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桥文化”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各个学科,实现了课堂思政教育全覆盖。

比如:思想品德与“传承红色基因、‘一带一路’的推进、‘互联网’‘信息桥’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等知识的融合;历史与“桥的历史变迁与桥的发展史”的融合……

经过这样的融合,思政教育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成效。

教师齐上阵,人人争当思政教育排头兵

“下周,我要将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六月的卢沟桥与日军侵华的罪恶史联系起来并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正值该校九年级历史集备时间,历史教研组组长魏东开门见山地说。教师高德峰说:“我要把青岛胶州湾大桥、杭州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程、建筑设计、建设成果、技术创新等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在该校,人人争当思政教育排头兵已蔚然成风。

接下来的示范课中,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呈现,让观摩学习的教师直呼“精彩”。

自去年开始,该校发出了“人人争当思政教育排头兵”的倡议。于是,183名教师以不同形式利用“桥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学校还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到校指导,提高教师利用“桥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水平。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该校还出台了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评价方案及指标,对教师利用“桥文化”进行思政教育的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逐一评分,并计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激励全校教师潜心育人。

校内与校外,打造思政教育“大课堂”

去年12月的一天下午,该校九年级(6)班的李洋、王麒皓、王晓彤3名学生来到化桥广场,聚精会神地观看历代名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桥”。李洋说:“一次次的文字改革,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王麒皓、王晓彤点头表示赞同。

该校在门柱、墙面、门厅、楼宇、道路、广场、门牌等处,全部印刷上体现“桥文化”精神的元素,以此作为“桥文化”精神思政教育的载体。身处这样的氛围,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桥文化”精神的思政教育。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与该校近在咫尺。去年,该校在保障师生各项安全的前提下,每周都组织各班优胜学习小组的学生轮流到此研学。每每看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搭起的“胜利桥”时,学生都发誓要珍惜眼下幸福、和平的时光,发奋读书,报效祖国。一次,八年级学生高佳琪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研学看到无土栽培的瓜果蔬菜,兴奋地对班主任王丹说:“我一定要考上农业大学,为乡村振兴搭一座‘科技桥’。”

校内外“桥文化”思政教育的相辅相成,使该校打造出了思政教育“大课堂”。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