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高桂荣:给予师生“自我生长”的力量 管理,从细节做起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高桂荣:给予师生“自我生长”的力量

□ 记者 张桂玲

校长印 象

素淡、清雅,但又不失亲切与温和,是我第一次见到高桂荣校长时的印象。聊起教育,聊起学校,聊起课程,聊起教师和学生,她平和的话语间透出一份对教育的专注与执着,一种对学校的热爱与依恋。她对教育问题的观察,对如何办好学校的思考,显现出她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和长期教育实践的精耕细作。听她讲述那些曾经触动她并引发她思考的细碎的教育故事与教育细节,似乎能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和学生情感的倾注,能“看到”身为校长的她如何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发展学校、成就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因为这种成就而幸福,乃至幸运。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必须以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支撑,但课程实施和开发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取决于教师是否愿意自我成长,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但追根溯源,还是取决于学校为他们做了什么。”

这是滨州实验学校校长高桂荣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这所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16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的一个“关键密码”。或许,透过几组镜头,我们会看到其中的奥秘:作为一名校长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不断给予师生“自我生长”的力量。

对准教师的“心弦”: 一所不用考勤的学校

于2004年建校的滨州实验学校,现在已经拥有3所分校、6000余名师生的规模。但与许许多多的学校不一样,在这里不用刷脸和指纹式的考勤管理。

“这么大一所学校,这么多教师,难道您就不担心总会有那么一部分教师钻空子、偷懒吗?”外界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

对这样的疑问,高桂荣总是报之淡然一笑:“我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位说话声音柔和、语速不紧不慢,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女校长,似乎在教师们心中一直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学校不考勤,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教师无故迟到、早退的现象,更证明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秘密在哪里?

“如果有事,我们也会请假,而不会无故缺勤。因为校长如此信任,让我们都不好意思不去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董璐告诉记者,校长越信任,教师们就越努力。忙并快乐着,正是她和学校所有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激活“自我生长”的力量,教师的成长就进入了自主的“跑道”。

“我们经常焦虑的,是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么多年来,学校里从来都没有实行命令与控制式的管理,一切都靠公开、公平、透明的制度,靠校长和干部们事事冲在前列的榜样影响和价值引领。”语文教师耿倩倩这样告诉记者。

在滨州实验学校,至今还流传着耿倩倩和一封“举报信”的故事。2020年暑期,一封来自毕业班家长的“联名举报信”,让 耿倩倩的事迹再也“藏”不住了。

“她是2014级(4)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却又‘兼任’家长、‘兼任’警察、‘兼任’心理医生……偶尔兼职也就罢了,每个周末、工作日晚上十一二点,她也不休息,还在兼职。如需落实具体情况,2014级(4)班全体家长都可到场对证。”家长们对她充满了信任。

像耿倩倩这样深得家长好评的教师,在滨州实验学校并非个例。她的成长、她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带着学校的鲜明烙印。

从2013年开始,滨州实验学校启动教师层级培养工程,经过7年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五层四维”“三工程”的教师层级发展培养模式。“五层”,即每名教师从入职起,都要经历适应期、胜任期、成长期、创造期、成熟期5个阶段,逐级步入相应的“实验新秀、实验新星、实验能手、实验名师、实验名家”5个层次,呈螺旋式“进阶”。“四维”,即聚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着眼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终身学习4个维度展开。“三工程”则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成长营”:“青蓝工程”侧重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实施师徒结对帮扶;“聚力工程”,是为处于同一成长阶段的教师设立的成长共同体;“领航工程”是专门为“实验名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而设的。

从教12年的耿倩倩正是在此培养模式下,不断步入了新的成长期。她在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曾获得“市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能手”“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目前的她,既是“实验名师”,也被列为全市“三名”工程中的名班主任培养对象。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推动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不断突破自我、创新发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知道自己在哪里、将往何处去。”副校长侯新华说。

高桂荣认为,学校的课程顶层设计固然很重要,但无论设计得多么完美,如果没有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与深刻理解,课程实践也会流于形式。无论是课程的开发、设计还是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关键。而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前提,则需有一颗愿意成长的心。因此,当学校在管理上“有所不为”时,实际上是唤起了教师主动选择“有所为”的热情。

白岩松曾有一个被称为“白氏理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等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对此,高桂荣深为认同。一位智慧型的校长不是要“管”教师,而是要服务教师,不停地问“你想做什么”“我能帮你做什么”。对准教师的“心弦”,自然会让教师的活力、潜能迸发出来。

“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的人性化管理,与关注教师差异为本的层级培训相融相生、相得益彰时,便形成了这所学校最适宜成长的土壤。”一位年轻教师表示,“因为你会感觉到这里处处‘流淌’着安全、润泽、自在,充满催人奋进的气息。”

探寻学习的本质: 一场从“零”开启的探索之旅

杜威说:“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当教师主动成长的意愿和甘于付出的热情被唤醒时,受益的必然是学生。

当一所学校有了一切课程和学习都要基于学生的立场时,探索也就有了方向。

半年前,发生在滨州实验学校的一场从“零”开启延续至今的探索之旅,传递出的正是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理念。

“尝试每周拿出一天作为‘零作业日’,是基于疫情期间学生不善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实际而提出来的。”侯新华告诉记者,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即在于学生从入学以来,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管得太多,控得太死”,不敢放手,剥夺了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使学生对学校和家长形成了依赖。

“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只是将问题以更加显性的方式暴露了出来。所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才会让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侯新华说,“零作业日”具体该怎么做,学校只说明初衷、提供方向,并不限制具体做法,就是为了给全校师生留足自主创造的空间,真正做到“放手”。“零作业日”的每一步推进都没有硬性指标,而是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学校和教师只负责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提供及时展示、交流的平台。于是,从不知所措到有章可循,从模糊散乱到清晰有序,在初中和小学的不同学段、不同班级里,各种创意纷呈的做法也诞生了。

给予学生“自我生长”的力量,学生就会拓展出一片自主成长的天空。

四年级(1)班班主任董璐告诉记者,随着学校每周举行“零作业日,我这样度过”的随笔展示,以及班级每周五最后一节课“零作业日汇报展示”的持续推进,学生学会了向其他同学学习,进而对如何利用好时间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譬如,以前从来不知何为自我规划的小林,开始尝试规划多件事情,让自己的“零作业日”变得日益丰富;由需要家长督促做规划,到为了节约时间,自己提前一天就把规划做好;从时间分配不合理,无法按规划进行,到现在的规划和实际用时“差不离儿”——小林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也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甜头儿。

不止是小林,每名学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每周的‘零作业日’是我的科学探究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昨天晚上我做的3个实验中的一个。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来吗?答案是‘可以’……”

这是发生在三年级(7)班的“零作业日”第二天课堂上的一幕。一直喜欢科学探究的王浩宇,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了题为“科学之旅”的“时间旅行图”。

据班主任张春霞介绍,自从周三“零作业日”启动以来,周四晨诵后15分钟就成为班里的“展示一刻钟”。“时间旅行图”的形式,正是来自学生的创意。

“零作业日”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董璐总结出了3点:

一是自主选择的意识正在觉醒。“零作业日”给学生提供了在众多事情中进行取舍和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始拥有不断调整的能力。“零作业日”的规划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规划时间与实际时间的矛盾。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对自己的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使两者更加契合。这个过程正是对学生面对变化进行调整能力的锻炼。

三是对效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零作业日”实际上是给学生出了一道探究题——“怎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学生所有的实践都是在找寻这道题目的答案,那就是“提高效率”。这种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答案的速度可能快慢不一,但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零作业日”探索之旅不断走向深入,张春霞对这项改革的内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从家长到学生,再到教师,每个人都在‘零’的启发下静悄悄地开始了变革。这个‘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清除掉外界的强加,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和添加,由0到1、2、3……直到无限可能,实现真正的超越。”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零作业日’让教师看到了‘放手’带来的惊喜,看到了每名学生都能学会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才是教育最美的样子。”高桂荣表示,未来,学校会将这一尝试进行下去,直到走向全年“零作业”的理想境界。

瞄准成长的“堵点”: 一套全息式的课程“衔接”

在教与不教之间,在管与不管之间,寻求平衡,考量的是教育者的勇气与智慧。

在滨州实验学校,需要教师教的是方法,是思维,是能力和素养;需要教师管的,只有一个,就是学生的需求,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外显的和内隐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共识,才催生了“零作业日”的探索之旅、“家庭会议”的深入推广,以及基于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下的“小初衔接”课程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为什么要在“衔接课程”上下功夫?

高桂荣认为,这同样是基于学生需求而为。一是基于滨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师资和课程的管理与统整上都有天然的优势;二是基于现实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要面临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与小学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更重的学习压力、更快的学习节奏,课程科目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学业评价标准发生变化等情况,部分学生就产生了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有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高桂荣看来,真正的“小初衔接”,当然不应该只是单单关注学科知识方面,而是要从习惯、心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息式的覆盖,通过创设系列“硬核”课程,让学生实现青春“软着陆”。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以耿倩倩领衔的研发团队,包括李春美、王芳、李静、王丽娜、崔艳霞等教师在内,利用寒暑假的大块时间,编写出了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课程视野的开阔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促进了自我的专业成长。

比如,以“成长梳理”为轴心的课程内容包括:

——填写时间轴。利用图示回忆小学生活,按时间顺序梳理成长轨迹,并把难忘的人或事记录下来。

——分享难忘回忆。是“时间轴”的延伸,要求学生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制作成长纪念册。学生有选择地分类筛选和整理小学6年的成长资料。

——写信。书信内容可以是写给老师、同学的,也可以是写给自己的,旨在引导学生以此实现与他人、与自己、与过去、与将来的沟通。

——策划颁奖典礼。各个班级由学生设计策划小学最后一个颁奖典礼的方案,并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付诸实施。

以“习惯”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包括:

——“爱的接力”:六、七年级教师座谈会。

——“现身说法”:七年级优秀学子进课堂。

——“双重角色传真经”:初中毕业年级教师进课堂。

——“对接成长”: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暨“小初衔接”家长会。

——“看见未来”:六年级学生观摩初中生校园生活。

以“学科”为主题的衔接,则由六年级和七年级教师共同研讨后制定。如语文,包括“四基”衔接、诵读衔接、阅读衔接、习作衔接4个方面的内容。“四基”的衔接除了夯实基础知识,主要重方法和观点的衔接;诵读的衔接依托《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主要引领学生选择部分适合诵读的内容;阅读衔接课型则分为课前指导课、课中交流课、课后展示课3种,同时,在这3种课型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按照整理性阅读、操作性阅读、比较性阅读进行赏析,以增强学生对各类文本的熟悉能力,提高其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习作的衔接则依托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整套书,帮助学生一步步提升写作能力……

另外,《滨州实验学校小升初假期学习指南》由学校印发并免费发放给每名学生,为“准中学生”们及其家长在暑期里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提供了一份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的“方案图谱”。

“通过梳理成长,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在初中教师和学长的指导下,未来已呈现出了它的模样。”学生郭思雨告诉记者,她突然发现,“原来,当下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于是,她主持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听取父母的建议后,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暑期计划。

“当师生的‘自我生长力’成为校园里最美的景象时,我们离教育的理想也就越来越近了。”高桂荣说,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财富莫过于此。

高桂荣将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当作一种快乐。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