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省市共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肥城“四维”评价“评”出教育新生态 图片新闻 我省2021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启动 127家山东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组织年检合格 我省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名师工作室” 以党史为镜“干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枣庄市峄城区教体系统力破民生难题

以党史为镜“干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本报讯(通讯员 孙晋之)“55个支部就是55座堡垒,939名党员就是939面旗帜。”这是枣庄市峄城区教体局党总支会议室里的醒目标语。

“学党史,就是要悟初心、担使命,把群众企盼解决的难事实事办成好事。”这是峄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张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直以来,峄城区教体系统夯实党建工程,领航全区教体工作,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跑出了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加速度”。

2020年9月1日,彩旗飘飘,鞭炮齐鸣,在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中,1000余名高一新生满怀喜悦,走进焕然一新的枣庄一中校园。仅用一年时间,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就完成了改扩建,在充分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彻底拆除了学校旧建筑,完成扩地30余亩,以气势恢宏的新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迎接着又一届新学子。

2020年,枣庄一中扩招1000余人,招生人数位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此举让千余名峄城学子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外地求学,圆了家长和学生在本地上一流高中的梦想,同时吸引200余名本地学生回流,改变了生源不断外流的窘境。今年初,拔地而起的峄州中学建设完工,正在完善设施配备,秋季将迎接首届高一新生;山东师范大学峄城实验高级中学奠基开工,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确保秋季招生。峄城教育在创办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的征途上不断发力。

在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同时,为让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更优质的高中段教育,峄城区倾力做优做强中职教育。作为枣庄职业教育的一颗明星,峄城区职业中专学校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连年的招生人数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4个专业为全省特色品牌专业,参加全市技能大赛连续6年蝉联冠军,代表枣庄市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奖牌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校企联合办学不断迈上新台阶,毕业生深受所在企业的好评。

为把为民务实落到实处、细处,把群众的实事、难事办成好事,峄城区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行动,点亮了办学服务的“细节之灯”。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承办了全市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现场会;加强了学校安全物防、技防、人防建设,各校成立护校队、家长执勤岗,校园监控做到了全覆盖,校车从原有39辆增加到55辆,成为学生的“第二港湾”,又暖又飒的那一抹“平安黄”穿梭于峄城的乡村道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00余名有住校需求的初中学生住上了学生公寓,学生就餐、取暖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余名支教教师、偏远学校教师住上了教师周转房,让教育更加充满“温度”;区教体局成立了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专班,四大类36项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网上运行,共实现“一次办件”办理4897件。积极推进证明事项电子化运行,累计归集教育相关电子证照涉及8种近10万条,数量居全区第一。

“扶贫先扶智”,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峄城区教体系统着力党建、为民务实的倾力所在。该区在全市领先全面落实了各级各类生均公用经费政策,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实现学前至大学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为缓解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经济压力,给每名建档立卡家庭高中学生增发2000元资助金。全年发放资助金981.58万元,惠及学生17585人次。同时,做好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签约合同1375份,金额1095万元,催还款2445人次773.5万元,收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感谢信。完成省教育厅系统平台底数3125名适龄儿童的摸排核实,全区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