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开启新征程
——读《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让我第一次接触到“自身认同和完整”这样的概念和思想,同时让我再一次面对自己、剖析自己、认识自己,走进了一个探索教育心灵旅程的奇妙世界。
通过阅读《教学勇气》,我逐渐提炼出印象最深刻的3个关键词——接纳自我、战胜恐惧、用好悖论,而它们都围绕本书的主旨“自身认同和完整”展开论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接纳自我,走向自身认同和完整
反复阅读《教学勇气》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帮助我们更好、更有力地成长。生命不息,发展不止。自身完整,则是在认同、接纳自我的前提下,分辨、选择适合自己的。再通过不断甄别的过程,使自己日趋成熟,表里如一,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资。这样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会有瑕疵,但更加真实。
自身认同是基于自我认识的一种内心体验,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影响自我完整。自我认同度越高,自我完整性就会越高。
二、战胜恐惧,走向自身认同与完整
作者在《教学勇气》中指出:“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解恐惧,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也就是说,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个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证据。有所触动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这种恐惧能强化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找到激励它的方法。
我反复到字里行间去寻求作者提到的“找到激励它的方法”。说实话,“心中可以有恐惧,但是不必置身其中”,这其实是一种比较难以落实的心理感受。理论可知,行动却难。每个人心中的恐惧是多方面的,如果是浅层次的恐惧,就可以用希望、诚实甚至盲目的自信克服。但如果是深层次的恐惧,那就是很复杂的,解决起来会比较困难,甚至难以解决。帕尔默的理论可行,只可惜他给出的例子与方法却犹如蜻蜓点水,感觉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颇有些遗憾。但或许这也是他留给阅读者的一个命题——带着勇气到实践中去探索、积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只听信专家的言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用好悖论,走向自身认同与完整
一个人是健康的、完整的,他的头脑和心灵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分离的。在教学中,尊重这种对立的统一可以促使我们更完整。对立的统一就是悖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体。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体;在课堂上,预设与生成也是一对矛盾体……悖论时常存于教育教学之中。正因为有了悖论的存在,才会使得课堂充满不确定性,才会有不管多少年教龄、多么有经验的教师,在面对新学生群体的时候,都要从头开始,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正确认识教育教学中的悖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而离自我认同和完整越来越近。
悖论存在于教学的每一天、每一堂课中。以往的自己曾非常害怕冷场、沉默,现在的自己懂得了要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有的学生善于表达,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而有的学生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表达看法。教师要做的是尊重、理解,善于区分不同的情况,去发挥他们的优势,以期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这个不断改进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在成长,离自身认同与完整也会越来越近。
作为教育人,我们极其需要超越小我局限,充盈本体喜悦,复归内心的安适自在,从而去感染学生,引领他们也走向这样的学习发展状态。这是把教师的自我、学生的自我和所教学科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的基础,是让整个生命生机勃勃的根基,也是伟大的心灵产生的根基。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在自身认同和完整状态下享受由内而外贯注的生命能量,而不仅仅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那么所做的事情创新含量会更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会更好。
感谢《教学勇气》,引领我鼓起勇气开启一段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