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不辜负生活的馈赠
小区门口新开了一间小小的包子铺,早晚供应包子。小区离地铁站、公交站都不远,赶地铁、挤公交上下班的人经过这里,远远就能闻见包子的香味。因此,包子铺的生意很好。
包子铺是小区门口开蔬菜铺的那对中年夫妻开的。他们把蔬菜铺隔出一块长方形,里面一部分放桌子,朝外的一部分放案板、炉子、蒸笼。
这对中年夫妻和善大方,又很勤快,不仅蔬菜新鲜,铺子也打理得干净、有条理。附近的人都喜欢他们,也有住得远些的人专门跑过来买菜,蔬菜铺的生意也一向是很好的。
男人姓李,老的少的都亲切地叫他们李哥、李嫂。说起来,这蔬菜铺起先是一个小饭馆,叫“李记面馆”。李哥是厨师,在后厨忙活着擀面、炒菜、下面;李嫂在前面忙着招呼食客。然而,面馆并没有红火多久,他们9月份开张,到年底就寂寞冷清了。
他们之前在乡下过着安逸清静的生活,李哥在镇上的饭馆里做大厨,李嫂种田,日子虽说不上很富裕,但也过得去。孩子去城里上学后,为照顾孩子、一家人在一起,他们也跟了来。李哥从镇上的饭馆辞了职,李嫂也不种田了。
他们用多年的积蓄盘下了一家门店,装修得漂漂亮亮,开了家面馆。
好景不长,开心的余波还在回旋着,没想到,2020年发生了疫情,面馆不得不停业了。
一下子没有了收入来源,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生活怎么办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李嫂的口头禅。乐观开朗的李嫂一遍遍安慰李哥,为他鼓劲。
两个人又挽起袖子忙活起来。他们早起晚睡,蒸起了馒头。他们不惜力,馒头是纯手工的,个大、绵软、香甜,很受周围人的欢迎。于是,面馆变成了馒头店。
李嫂虽然是一介农妇,但头脑灵活,很有生意人的眼光。我们小区旁边没有蔬菜店,买菜需要过那条宽宽的马路,去对面的一条商业街,有些不方便。尤其是那些岁数大、腿脚不利索的老人,除了走不动,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
李嫂就同李哥商量,想把馒头店改成蔬菜铺子。说干就干,两个人风风火火地忙活,转眼间就把门口的牌子换成了“李记蔬菜铺”。
像李嫂预料的那样,蔬菜铺的生意比当时面馆和馒头店的生意都要好。小区的人很高兴,买菜终于不用跑远路了。有些喜欢手工馒头的老主顾为买不到好吃的馒头感到失望,李哥、李嫂很过意不去,就热心地教他们配方和做法。
李哥毕竟是厨师,为了让他的才能不“空置”,更让他找到成就感,李嫂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很多赶着上班的人和上学的孩子来不及吃早饭,觉得开个包子铺很合适:一是包子有营养,二是方便居民。李哥欣然应允。
又是蔬菜铺,又是包子铺,人手就不够了。乡下老家有亲戚找不到工作,正好请他们来帮忙。就这样,李哥主持着包子铺,李嫂主持着蔬菜铺。
李哥整天笑吟吟的,他无法开口说话,只能用手比画。李嫂也整天笑吟吟的,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喜欢和欣赏李哥。人生有多少是完美的呢?把五味混杂的日子过得温厚绵长才是真正的强者。
有人说,幸福的人每一天都不辜负生活的馈赠。颠倒过来,是不是更符合生活的现实呢?谁每一天都不辜负生活的馈赠,谁便会成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