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 “四联双推”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
“通过这次‘四联双推’教研活动,我感觉自己对新课堂达标活动认识更深刻了……”3月9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半楼小学教师张磊参加了全区教研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台儿庄区实施了以“学校联盟、教师联谊、教研联合、品牌联创”为抓手,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四联双推”工程,通过城乡结合、强弱联合、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推行“学校联盟”上,该区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帮弱、名校帮民校、大校带小校等方式,组建了“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学校联合体。各联盟学校在结对活动中,相互吸取办学理念、成熟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学校文化,激发了城镇名校和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与此同时,城镇名校的中层干部到乡村学校任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促进了干部交流,提升了干部素质,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的干劲。
在推行“教师联谊”过程中,该区不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学校与帮联学校的教师流动,提升被帮联学校的教师质量。帮联学校与被帮联学校一体化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在学校联合体内“走校”“走教”,学校联合体内的校级干部、骨干教师进行跟岗学习、“影子培训”,最大化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我虽然是一名交流教师,但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帮扶学校的各项工作。”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龚义玲到泥沟镇兰城小学交流时感慨道。支教期间,她鼓励兰城小学教师组建阅读团队、磨课团队等,为他们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和展示舞台,促使教师共同提升。
针对乡村学校学科教师少、校级教研力量薄弱的困难,该区还依托学校联合体,通过在线教研、集体备课、座谈研讨、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将校本教研提升为联盟教研,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目前,全区骨干教师成立了25个名师工作室,各工作室组建了教研团队,工作室成员有280余人。
“联盟活动主题有‘同课异构’‘示范观摩’‘新课堂达标研讨’等。”台儿庄区教体局副局长孙媛媛介绍说,活动既突出了参与者的选择性、教研过程的共享性,又体现了教研方式的多样性。市、区学科中心团队成员作为学校联研共同体专家资源,经常参与指导共同体活动的开展。
去年12月5日,明远实验小学与张山子镇中心小学等共计12所小学举行联研共同体活动。明远实验小学教师龙文芳、滕州实验小学教师杨玉楠和侯化珍分别执教了公开课,创造了“相互开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联研模式。大家梳理听课收获、交流教学心得、分享课改经验、畅谈教育理念,在联合教研中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
为深化“一校一策、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德育特色品牌和教科研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台儿庄区还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品牌联创”。他们以“规范+特色”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吸引力,促进乡村学生回流。
“现在,有些农村的校舍甚至超过了城里学校,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台儿庄区教体局局长张怀志说,近几年,农村学校出现了生源持续回流现象,这得益于“品牌联创”。
“四联双推”的开展离不开一套成熟的评价机制。为此,该区研究制定了学校“办学理念统一、教学模式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评价办法统一、奖惩考核统一”等“五统一”评价机制,把活动纳入“校长百分制考核”。从理念到实施,有指导、有操作,真正实现了以评促建,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实施“四联双推”活动以来,通过“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方式,提高了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以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单元检测为例,城区学校优秀率比农村学校高11.23个百分点。与上学期相比,优秀率差距缩小了3.53个百分点。城区学校合格率比农村学校高10.7个百分点。与上学期相比,合格率差距缩小了2.2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我们成立了16个联研共同体、25个名师工作室、45对帮联结对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全区教研活动100余次。”张怀志说,通过“四联双推”,既让城镇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推广,又让乡村学校的质量和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区教体局还改变考核模式,把对学校的考核改为对学校联合体的考核,以联合体的党建引领、教学质量、管理规范、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课堂质效、特色创建等成效作为对联合体内学校的考核成绩,实现“紧密式”共同体。
“我区推行的‘四联双推’活动是一项城乡携手、联盟共创的活动,是促进新课堂达标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建立了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助推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我们在同伴互助中成长,在合作交流中收获精彩。”张欣名师工作室成员、泥沟镇中心小学教师李凤梅为“四联双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