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办学活力
“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服务质量,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在德州学院党委书记车滨看来,要破除机制“堵点”,消除服务“盲点”,必须“刀刃向内”,通过“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和管理服务体系,激发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德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立足实际,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构建起高效运转的一体化校务服务体系,学校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活力、高效、顺畅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学校校长赵胜村说。
坚持问题导向,列好“三张清单”
围绕推进“放管服”改革,学校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如何在改革中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让改革更便捷高效地服务师生?如何提高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质量?德州学院坚持抓住“真”问题,推进“真”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学校很快列出“三张清单”:一是由校领导带队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蹲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形成了200余条的“建议清单”;二是学校各教学科研单位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全面排查不适应学校发展、不利于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形成了120余条的“问题清单”;三是学校各职能部门系统梳理原有规章制度,进行自我剖析,查找出需要废除、完善修改和重新制定的制度,形成了近100条的“制度清单”。
学校全面梳理了“三张清单”,围绕加快职能部门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权力行使监管、创新服务师生模式等,出台工作方案,确定了110项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工作举措,采取“项目制”方式,推动改革持续进行。
学校加强各部门协调,推动各部门业务协同、联办合办,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再造工作流程,编制服务办事指南。针对师生办事流程多、跑腿多的问题,“废改立”相关制度,优化办事流程,拓展网上办事大厅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门式服务”。
截至目前,学校“废改立”有关制度69项(废止12项、修改20项、新立项37项),优化再造各类工作流程84项,权力下放60项。教师科研经费报销、外出参会申请、因公临时出国(境)申请等,学生各类补办、重修选修、考试报名等,都能在网上及时办理,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德州学院2020年校长抓高质量发展突破项目,得到整体推进。
推动重心下移,激发办学活力
“高校内部‘放管服’改革,从学校层面来讲,最关键的是放出活力、管得科学、服出效率;从院系层面来讲,应激发内生动力,治理顺畅,提高办学质量。”赵胜村说。
学校开列下放权力清单,调整职能部门和二级院部的权力边界,做到“应放尽放、放无可放”。将院系作为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力点,改变学校发展的动力结构,激发办学活力。改革后,教学科研单位在经费使用、教师绩效工资、岗位考核、岗位聘用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扩大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自主权,把教研项目管理、教学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计划任务落实等16项教学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
扩大二级学院财务管理自主权,出台《二级单位包干经费管理办法》,在规定范围内,由二级单位自主使用包干经费。
扩大二级学院人事管理自主权,将教师考核、职称评聘、新入职教师培训等权力下放。二级学院按照学校的分类考核标准,根据本单位各类型分布情况、教师工作业绩综合表现等自主制定分类办法,进行分类考核,组织初中级岗位评聘,组织新入职教师业务培训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面试工作等。
扩大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自主权,制定新的《科研工作折合教学工作量暂行办法》《关于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的有关规定》,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评审、科研经费审批、学术活动审批等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
“学校扩大自主权后,我们学院在学校统一指导下,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教学安排、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主动探索专业学科发展的特色方向,制定更适合学院发展的配套机制,教师们的干劲更足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强成告诉记者。
“放管结合,重点把握好‘管’在‘放管服’改革中的枢纽作用,重构管理方式,调整管理运行机制。”车滨表示,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程序规范的监管制度,确保下放后的权力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一体化校务服务“智慧校园”
推进改革之初,学校就明确以师生为中心,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建起学生事务大厅,为学生办理各项事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事务大厅,记者发现,来咨询办事的学生很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张春胜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打印成绩单。
“过去打印成绩单,需要个人申请、学院汇总,再由辅导员在每周固定时间到教务处集中办理,整个业务办理下来最快也要一周。现在,只要将身份证在自助打印机上一刷,带有公章的成绩单就出来了!”张春胜说。
目前,学生事务大厅有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等8个部门入驻,共开设12个窗口,办理76项业务。学校为入驻部门新刻了办理相关业务使用的“2号章”,与对应的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门式服务”。
在学校的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于家峰教授给记者演示登录财务处网上报账系统,查看自己的报销进度。
据于家峰介绍,原来报销需要手工贴单据,到财务处人工审核,排队等一两个小时,有时要来回跑好几趟。自网上报账系统开放后,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网上报销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查看历史报销记录,查询报销进度,随时掌握财务信息情况。“学校为方便教师投递单据,设置了多个投放点。教师们填写单据后,随时可以投递到自动接单设备,避免了长时间等待。”于家峰说。
近年来,学校对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提升改造。构建集协同办公、人事管理、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16个子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拓展智慧校园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本着“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的原则,实现“全校一张网、信息一平台、上网一个号、办事一张表”。自2018年7月网上办事大厅运行以来,共接待学生23116人次,师生使用26000余次,办理业务23672项,一次性办结率为96.8%,服务满意度达97.8%。
强化服务意识,让师生更有获得感
来自2019级资源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学生梁晴,对学校现在的洗浴中心赞不绝口。“过去在老浴室常常会出现扎堆排队现象,至少要等上半个小时。现在的新浴室可以直接通过手机APP预约。里面设有独立隔间、顶喷和手喷,每个隔间墙上都有小橱子,手机拿进去都不怕了。边听音乐边洗澡,很惬意!”她说。
记者来到学校的“网红餐厅”,2019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王子怡正在边看书边用餐。她说:“这里融合了更多时尚和文化元素,我更喜欢在改造后的餐厅看书。”
她随后带我们去看了新改造的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和新建的知新湖。“现在方便多了,一些生活物品,不出校园就可以解决。知新湖也是闲暇时的好去处,静坐湖边,默默自省,会提升智慧。”她笑着说。
学校学生事务大厅二楼还开设了崇德居、博学谷、启智堂等多个学生成长室。学校推行4个“面对面”项目,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一是导师“面对面”,教授导师下午茶活动;二是朋辈“面对面”,汉语桥、英语角、考研工作坊、就业创业沙龙等品牌活动;三是校领导“面对面”,对师生反映的问题事事有交代、个个有反馈、件件有结果;四是职能部门“面对面”,职能部门现场解答学生问题。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还与学生代表建立“心连心”微信群,从“键对键”“面对面”,到“心连心”。
近两年,通过这些学生成长室,共开展导师“面对面”62场,朋辈“面对面”114场,职能部门“面对面”46场,校领导“面对面”41场。其中,校领导“面对面”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160余项,对未能现场解决的50余项问题,均通过建立台账、承办单反馈的形式督导相关部门回应。
学校还建立七点创业谷,使用面积3000余平方米,内设创业书吧、创业苗圃区、创业服务信息港、创业服务中心、路演厅、洽谈室、成果转化区及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区域。目前已入驻91个项目,其中注册公司47个,在孵试创业项目44个,为师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下一步,德州学院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保障措施,真正‘放’出动力、‘管’出活力、‘服’出效力,用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力量。”车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