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逐日追风筑“高地” 2021年重点高校继续面向农村等地区实施招生专项计划 不负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忧心烦心变省心暖心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教育时评】

不负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 本报评论员

4月12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路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春天。

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不负历史使命,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培养一大批德技并重、国家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更是职业教育的职责和担当。

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不负历史使命,就要主动融入经济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上下大力气;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下大力气;在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上下大力气;在推动职普融通、遵循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创新,办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不负历史使命,就要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力保障。

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不负历史使命,还要立足当下,务求实效。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把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立足山东实际,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按照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要求,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今年是我省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第二年,需要上下一心、真抓实干,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再创新业绩,再塑新辉煌。要在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大胆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发展环境、体制机制、校企融合、内涵发展、评价方式等方面定好位、出实招、善创新、谋实效,开创山东职业教育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的新局面和新境界。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