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职教“山东样板”推向全国 栖霞:把德育融入家庭生活 今年高考招生政策保持稳定 阅读“悦”成长 全国高教博览会将于五月下旬在青举办 “多少付出,只为你……”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栖霞:把德育融入家庭生活

□ 通讯员 王贤林 翟李红

“我劳动,我光荣!”3月29日,栖霞市大庆路学校举办的首届家务劳动节开幕。为争当“劳动小达人”,学生们每天对照“家庭劳动清单”,生怕落下一次“打卡”……

“什么是考试焦虑?如何面对考试焦虑?家长如何以合适的情绪与言行面对高三孩子?”3月26日晚7点整,栖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座开讲了。早早打开钉钉“在线课堂”的高三家长认真做着笔记,跟着栖霞市一中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老师学“做智慧家长”。

以上仅是今年3月底栖霞市开展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中的两例。该市教体局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将德育融入家庭教育,形成了“德融家事、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微课堂,“双名”教师“教”家长

自2019年起,栖霞市教体局从县域层面开始开发包含“微课堂”“微视频”“微电影”的“做智慧家长”课程。他们通过汇集优秀教师资源,成立了由名师、名班主任领衔的“双名”教师团队,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在网上开课,通过一个个“真”“微”“实”案例课程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不吼不叫,心平气和陪孩儿学”“让孩子放下手机”“非常家教课”……疫情期间,该市专门针对延期开学期间“井喷”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开设了23节微课,为家长答疑解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了“习惯培育”和“学习指导”两个系列课程,与家长携手进行习惯培养、学习毅力培养、情绪调节、动力激发等。

“做智慧家长”系列微课堂在线上开播以来,因接地气而广受家长追捧。为此,该市教体局还组织了多场“智慧家长”家庭教育线下宣讲活动。车美丽、周少霞、张晓东、郭红艳4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担纲授课,以“培养好孩子,从做好父母开始”为主题,系统讲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影响”“父母的职责”等家庭教育问题,并在互动环节实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根据家长反馈,该市教体局又增设了24节主题课程,如“爱国从爱家开始”“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理想”“用目标教育激励孩子”“责任感从为自己负责开始”等。这些课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制作中。

“今年,我们的微课堂主要以品德培育为主,指导家长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家庭中的一件件小事上,提供具体的、拿到就可用的言行方法。”栖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烟台市家庭教育兼职教研员周少霞说。

微视频、微电影,优秀家长“教”家长

“现在,我家孩子参加工作了。想起过去教育孩子的事,我就感到愧疚。那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需要学着做‘家长’!”谈到策划微视频的初衷,栖霞市凤翔小学副校长车美丽这样感叹道。

基于此,车美丽将全国妇联、教育部印发的《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10条内容逐一分析解读,寻找和挖掘现实中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视频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实景。例如,“孩子上学了,家长就轻松了”“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问题有了身边熟悉的家长为原型,方便家长对照、自省;然后,由专业教师讲解基本行为规范,并提供教育建议。

“与微视频相比,微电影的故事性更强。家长在制作过程中挖掘教育的主题,串联起细微的生活小故事,特别接地气。”烟台市家庭教育兼职教研员张晓东认为,这是以家长的言行来“教”家长。

“微电影《家•礼》以雨的意境来体现家庭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片中,李怀月爸爸、妈妈的细心和耐心陪伴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 市实验中学学生李昱萱的爸爸观看后留下了这样的感言。该市围绕“爱国”“孝亲”等德育主题,根据优秀学生的家庭教育小故事制作了20余部教育短片。此举旨在引导家长不仅看“别人家的孩子”,还要学习“别人家的父母”,以达到将德育渗透到家庭日常生活的目的。

“三微”课程于2020年全面进入实施阶段,该市教体局通过官微及钉钉平台在线课堂,按“局、校、班、家”的机制逐级推送,每周一课。其中,25节被选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引起了强烈反响。调查显示,有87.9%的家长认为“三微”课程对自己有帮助;有76.3%的家长反映自己学习后有了改变,遇到相同的事情时会想到课中提到的做法,进而尝试着去做。

双评价,参与体验“学”做家长

家长参与孩子的月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采取的双评价方式之一。通过评价手册、“成长存折”等评价载体,针对具体的评价内容,教师与家长一起对孩子在文明、学习、卫生、运动、实践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激励为主,通过评语、符号等形式进行。一方面,通过发展性评价,使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家长参与体验孩子的每一项活动,能够实现自我的一种学习,借助具体的评价内容、标准、目标等,实现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的转变。

“学校让我们家长在成长评价手册上进行评价,我们不仅有了标准,也能以此来要求孩子了。”蛇窝泊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刘梦飞的家长到学校交评价手册时高兴地说。对此,很多家长表示,评价方式的改变让家长自身也在改变,他们不再要求“成绩至上”,亲子交流方式也变得更加民主。

评价同时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凤翔小学四年级(3)班一名学生的妈妈在每周的家庭教育案例评选推荐中写道:“我推荐《我的好朋友》。爸爸、妈妈要与孩子做朋友。比如,家里一旦有事就一起商量,每个周末都陪着孩子骑自行车,等等。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看了之后,我和爱人进行了反思。这两天晚上,我们都放下了手机,爸爸还陪着孩子出去跳了10分钟的绳。孩子写作业时,我们都不看电视了。”

如今,在栖霞市的中小学校,班级群内每周都会展示一个家庭的优秀德育案例,视频短小,时长在5分钟以内。家长看了别人家的故事后进行反思,在评中学,在学中做,自觉进行体验式学习。就这样,德育悄然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