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焦裕禄  我们永远的纪念 有一种精神代代传 中国十大名楼之黄鹤楼 人生就像一本书 诗语情怀 我的历史课老师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有一种精神代代传

□ 祝明伟

在初夏的阳光下,我与同志们一起,踏上沂蒙古道的石板路,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追寻拥军支前的峥嵘岁月,感悟催人泪下的军民情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走进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耳畔回响着《沂蒙山小调》,映入眼帘的是层叠的山峦和依山而建的草房。房屋和院落都是用薄薄的石块整齐地垒积而成的。几个房屋内安放着几尊形象逼真的红嫂蜡像:有的在给八路军战士炖老母鸡,有的在给怀里的孩子喂奶。传统的土炕、陈旧的纺车、古朴的桌椅和昏黄的油灯,都在默默诉说着这里的主人曾经清贫的岁月。

沿着一座座茅屋,驻足瞻仰悬挂在屋内久远而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慈祥和蔼的容颜,一段段震撼心灵的故事,让每位到访者的思绪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有一群伟大的女性,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用汗水、乳汁、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她们就是享誉全国的沂蒙红嫂。她们中有成立战时托儿所收养我军指战员和革命烈士子女的王换于,有用自己的乳汁救活抗日战士的明德英,有带领妇女们用门板搭桥让解放军顺利渡河的李桂芳,有声称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

红嫂明德英事迹展馆的茅屋前有一尊铜像,明德英怀抱一名八路军伤员,正准备掀起自己的衣襟,将乳汁滴在重伤昏迷的伤员嘴里。故事发生在1941年11月4日,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八路军一名小战士突围时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她为他包扎伤口,并将他转移到一处空坟里隐藏起来。当搜捕的日伪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嫂》,后改编为京剧现代戏。1964年8月12日,京剧现代戏《红嫂》在北戴河汇报演出,观看节目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感动得数次落泪。毛主席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高兴地说:“《红嫂》这出戏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期的红嫂。”

在红嫂纪念馆里,一幅“人桥”的照片带给我深深的震撼。画面中,一群妇女立在水中,用肩膀吃力地顶着门板,咆哮的河水已经没到她们的脖子。故事发生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已经打响,解放军一支部队奉命急速涉过水流湍急的汶河,此时,河面上的浮桥早已被炸毁。没有桥墩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时任艾山乡妇救会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一座“火线桥”,使部队顺利渡河。当时正是春末时节,整支部队全部过河共用了半个多小时,冰冷的河水冻透了她们的肌骨。据介绍,当时用作桥墩的妇女中有一个人是孕妇。因为凉水的刺激,她不仅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还落下了终身的疾病。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李桂芳这样的红嫂还有无数人。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善即美!”那么,沂蒙红嫂则是大爱大美,因为她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也发出了“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的感慨!

走出茅屋,站在石板小道上放眼远望,低矮破旧的茅屋掩映在苍郁葱茏的古木下,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这里却是疾风骤雨中的“红色堡垒”。它们见证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崇高政治信仰,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生存环境的艰苦卓绝和顽强抗战的昂扬斗志。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红嫂精神从沂蒙山走向全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勇于奉献、报效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沂蒙——血染的沂蒙,英雄的沂蒙,深情的沂蒙,让人荡气回肠的沂蒙!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